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申草:会计造假呈现出新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 16:1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陈霞 何雨华

  申草表示,在银广夏(资讯 行情 论坛)东方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造假被政府监管之后,看上去上市公司的造假面没那么大了,但研究中却发现造假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表现在造假金额越来越大。“2000年以前,1个亿的造假案算得上是惊天大案,但现在小公司也有大舞弊。”“现在来看,过去银广夏三年造假7个多亿根本不算什么,现在连10个亿的造假才是新闻了,一个亿的造假比比皆是。”

  其次,造假手段越来越多。由业务性造假变成会计性造假,利用会计手段,会计方法来玩数字游戏。如利用收入确认、成本推迟、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会计估计、会计政策选择权等手段造假。此外,会计造假已从单纯的凭证造假转成实物和现金流相互配合的造假。

  第三个新特点是掏空现象严重。2005年以来,申草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大量现金被挪用,或者公司表面上有很多钱,但是钱受到限制,不能用。去年以来,申草质疑的现金舞弊的上市公司达30家,其中承认的就有10多家。“其实,现金舞弊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造假,但很多现金造假是取得了银行的配合,关注上市公司,更应该关注资金链情况。”

  申草认为,近年来出现大量掏空上市公司的事件,巨额资金隐瞒,高资产陷阱等财务造假增多的原因,与连续几年熊市有关。

  申草表示,以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为了再融资,或者是为了配合炒作、拉高股价。但近几年的股市低迷,导致

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几近丧失,上市公司委托
理财
亏损严重,现在的财务造假很多是上市公司为了生存,掩饰公司的财务窟窿等多种原因,不得不造假,以延长存活时间。

  面对当下股市行情的好转,申草发现,牛市中一些公司造假是把炒股收益包装成公司业绩,通过资金加概念的炒作,把股价炒上去之后,上市公司再在幕后配合,将炒股的利润算入收益,于是,表面上看,公司业绩概念的确是实现了,但是公司业绩的实现并不是来自于基本面好转,而是来自于炒股。

  “公司的业绩和

股票行情高度相关,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不正常的。但一旦问题暴露,真正受害的是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申草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