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1日07:0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朱茵

  “我最希望做的还是股权质押和托管业务。”一位券商营业部负责人说。在他看来,当下新三板乃至IPO业务,投入大、产出小,惟有股权质押类业务最直接。但是,随着恶意质押、隐瞒质押等事件发生,快速发展之后的股权质押业务风险逐渐显现。

  业务规模逐年增加

  一家券商的区域负责人表示,当前该业务标准相对简单,需求一直有,市场交易低迷丝毫不影响该业务需求。

  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在2013年推出,经历三年的时间发展到当前8000亿的规模可谓迅速。随着业务增加,股权质押大有超越两融成为信用业务“老大”的趋势。在去年6月开始的市场非理性下跌中,股权质押业务就一度被视为系统风险点之一,甚至还被理解为是“千股停牌”的幕后“真凶”。在今年行情逐渐平缓后,股权质押业务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

  据证券业协会统计,2015年三季度末,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余额为5785亿元,当前已超过8000亿元。相比之下,市场上两融业务的规模不增反降。根据wind券商口径的统计,截至目前105家券商的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未解押的参考市值达到19980亿元。

  股权质押业务发展得益于当前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股东的融资需求。业内人士表示,定增等再融资难度加大,股权质押成为相对简便的融资办法。同时,券商股权质押业务灵活性要比银行股票质押贷款和股票质押信托贷款更强。券商表示,虽然信用业务都有净资本的要求,但目前还处于积极发展增长放大的阶段。统计显示,过去一年共有1454家上市公司出现股权质押,目前约有6.25万亿市值没有解除质押。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整个市场股权质押业务规模自2013年以来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2015年更是呈爆发式增长,2015年初至年底股权质押业务规模达19270亿元,较2014年增长60.40%。2016年在经济不景气、银行融资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股权质押融资需求旺盛,预计今年整个市场股权质押融资规模仍会保持稳定增长,增幅约为20%-30%。

  风险逐渐显现

  需求者的急迫为该项业务埋下隐患,近期主板市场及新三板出现一些恶意质押、隐瞒质押、“一女二嫁”的事件,引发多种质疑:企业经营诚信、各方中介的尽调是否到位,法律关系是否厘清……

  去年顾地科技几乎成为国内首个股权质押爆仓案例。近期ST华泽的“一女两嫁”、新三板公司哥仑布的实际控制人将股权质押后辞职……股票质押业务风控的复杂性一时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原本用来融资的业务,存在大股东高位套现离场的可能性。

  市场人士表示,那些将手中全部股权质押的实际控制人,或涉嫌通过高位股权质押融资完成套现离场,并将业绩补偿风险转嫁给资金融出方。此外,部分公司还存在恶意隐瞒质押的情况,例如近期收到深交所监管函的大东海A、雅百特、南江B等公司。

  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表示,近期公司重点拓展新三板公司客户,他们的需求比较大,但不会接受新三板公司股权,而是需要动产作抵押,然后再给新三板公司做融资贷款,多数的融资规模在500万左右,融资利率并不高,但需要收取每年5%的管理费。

  广证恒生总经理袁季表示,股权质押业务的风险控制,重要的不是折扣率多少,而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估。鉴于新三板企业规模不大,流动性不强,所以尽职调查和价值判断是重要的风控根本。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地缘政治格局

大家并没足够重视英国离开欧盟在地缘政治方面所带来的后果。欧盟是每个成员国政府在各个层面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一个关系网到底有多重要无需赘言。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农民是想让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但是,由于对流转收益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土地归属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是否被改变的担忧,以及对经营大户甚至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让他们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思想上本能的抵触。

复原乳真的那么可怕吗?

建议食药监总局尽快组织复原乳监测,加大全国各地复原乳的检查力度。各大企业也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被消费者唾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