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尚福林等权威谈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10:48 《经济导刊》

  顺应全球化潮流发展资本市场

  文/曹远征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其表现就是金融一体化。金融的发展不仅远远快于GDP增长速度,而且快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在这样发展过程当中,有三个特点非常明显:

  第一,市场深化,特别是衍生工具的发展迅猛。除了基础产品,衍生工具爆炸性的发展是1990年代以后资本市场发展的很重要的特色,包括固定收益产品在内的衍生工具的出现,成为新的趋势,甚至有研究衍生工具者获得了诺贝尔奖。

  第二,由于金融工具的发展,混业经营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银行不仅仅专注于存贷业务,而更多的被视为是一个资产的管理机构,广泛地参与到金融活动、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活动中来。美国在1990年代末期,已经放弃了分业,改为混业经营,这个趋势逐渐变成全球新的趋势。

  第三,由于资本市场的扩张和发展已经全球化,金融活动波动性也要求监管国际合作。最近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各国央行一起共同防范,监管密切合作。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在全球视野下来观察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对立博弈。在和平发展的主题下,更多的是合作博弈。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顺应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

  首先,发展债券市场应该尽快提上日程。中国企业目前的权益类证券,比如股票等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债券市场很不完善,企业债务资本基本都是银行贷款实现的。从微观上来说,长期战略资本形成非常重要;从宏观角度看,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债务市场,没有一个固定收益市场,就无法形成长期收益曲线,这样市场化的利率就无法获取。

  这两年来央行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胀,连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不知道市场真正的利率水平。所有央行政策都是调整短期利率,我们无法判断我们的利率究竟是高还是低,很可能短期利率高,长期利率偏低或者偏高,这对持续稳定发展是有影响的。

  其次,商业银行和证券业开始日益融合,这个趋势也在中国显现。一个数据是,2007年中国商业银行提供的创新产品大概一千多种,其中大多数与资本市场挂钩;证券公司提供了5种产品;基金公司提供了17种产品。

  银行上市以后,它创新的积极性非常大,混业经营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机构必须适应这样的趋势。如何有效的进行监管,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最后,从去年开始,中国现在的金融机构,除农行以外的几大银行陆续在海外上市,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在这个过程中,中外监管合作、市场合作、机构合作等等都变成非常重要,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推动市场更加和谐化,也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在国际化背景下坚实地发展。

  产业发展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条件

  产业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只有产业高度化,才能带来金融高度化。从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当时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市场。随着制造业中心逐步转移到美国,纽约又成为全球中心。二战后,世界产业布局重心开始向日本转移,东京市场开始活跃起来。1960年代以后,世界产业重心继续向亚洲四小龙转移,香港市场和新加坡市场逐渐发展起来。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产业的发展为中国金融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地基础。但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而且金融市场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日本人也曾经在70年代、80年代做过努力,在制造业向外转移过程中试图提升日元的地位,但是不幸的是80年代泡沫经济产生以后,这个计划中断了,日元地位衰落了,所以东京市场始终没有成为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中心,只是区域性甚至本地的金融中心。

  这就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制造业产业布局的转移,会缔造一个区域性的中心,但是要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中心则是另外一回事。

  对中国来说,我们注意到沿海地区制造业由于成本提高已经开始转移。沿海经济发展缔造了上海、深圳这样的资本市场。在新的世界产业转移浪潮中,中国面临的情况更复杂,既有沿海产业向外转移,也有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构建有竞争力的金融中心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