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市进入慢牛新阶段 准备迎接牛市主升大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 09:23 金融投资报

股市进入慢牛新阶段准备迎接牛市主升大浪

  2007年1月15日、2月25日、4月16日,由10%上调至10.5%———央行已经在今年三调存款准备金率,其间,还有3月17日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的强势举措。一个季度的时间里,四次动用紧缩货币手段,应对流动性过剩局面,控制由此造成的信贷扩张和投资反弹,管理层的决心,不可谓不大。

  抽刀断水水更流,每一次的调控都让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搬家”。股市今年面对现实的四次表现,都像一匹脱缰之马,在每一次调控措施出台以后,其反应都像刘翔的百米栏比赛,起跑前伏下身去,为了跑得更快,跨得更高。

  站稳了3300点的股市,似乎不再为向哪里挺进的方向发愁。大盘股势如破竹的风头过了,其他蓝筹股又阳光灿烂起来了;大非小非的减持如洪水般的泛滥,场外更多的不可遏制的资金进来了;以杭萧钢构和其他大小S为代表的“新庄家”炒得疯了,严厉的监管和查处手段来了……

  但在日开户30万,基民已经接近2000万户的高温后面,我们更应该关注这样的讯息: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规保护证券投资者权益,要求证券公司从今年起按其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保护基金。

  也许,越是市场火热,越是资金汹涌,越应该学学治水的李冰,多说说理性、风险与安全。

  市场趋势依旧

  金融观察家顾铭德

  中国经济、金融和股市目前出现全面的趋热现象。一季度经济增长率预测8%,很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超越,估计在10%左右。这意味着投资、消费、出口贸易和工业产值继续高速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对外贸易大量顺差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被迫较大幅度增加,直接促使股价、房价及商品价格上涨。政府各部门从不同角度已经采取了各种降温措施。就目前看这些降温措施对股市还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

  首先,人民银行年内已经连续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上调存贷款利率。从目前效果看,流动性过剩现象没有改善。银行储蓄资金向股市分流趋势越来越明显。一季度各地方的储蓄资金同比少增幅度创历史之最。这种趋势一旦形成,要想短期内抑制几乎不可能。目前的存款利率水平使保守的存款户都不想把钱长期存在银行。于是这些钱就向股市分流。可以预测在存款利率没有大幅度上调之前,流向股市的资金量会源源不断。

  其次,证监会加强了对股票市场监管力度,杭萧钢构上市公司的立案调查,表明证监会对利用内部信息做庄炒作股价的坚决打击态度,同时证监会对炒作绩差股,对炒作借壳上市等题材的信息披露作了更严格规定,甚至近期对申报此类题材的上市公司采取了先审查股价是否异动的严厉措施。证监会严厉监管并没有阻止股价继续上涨,各类题材股连续涨停的现象还是有增无减。

  还有,发改委和建设部加强了对房地产出口退税产品的调控。但是这些调控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对股市更没有利空的打压作用。比如,降低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并没有影响钢铁业总体业绩和钢铁股票价格。

  总之,中国股市和经济处在历史上特殊时期。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竞争力上升引起人民币升值长期压力。这个过程由于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从而延长了时间。所以,在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情况下,股价和房价沿着上升通道几乎很难中止。对于政府各部门来讲,其推出的调控措施是滞后的,其力度是微弱的。随着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有关部门肯定会加重调控力度,推出力度更大的调控措施。这些措施能否见效的关键之点还在于人民币升值压力能否根本缓解。就目前情况看,人民币快速升值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还没有时间表,既然如此,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就没有时间表,股价和房价上涨趋势的改变也就没有时间表。

  调控无碍牛市 上涨因素尚存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实在是被动的无奈之举。因为如果用加息方式回收流动性过剩,必会使得国际热钱入境套利的情况更加严重,使得流动性过剩更加泛滥。正因为如此,中国央行至今维持着中美之间2.5-3个百分点的利差,作为今年人民币升值的空间,经我们测算,这最多还有0.54个百分点,即,还可以加息两次。但如果美联储下半年减息,中国就连加息的空间也没有了。那么如再加大发行央票的力度和数量来降低流动性过剩,又会怎样呢?那么无疑,央票利率只能大幅上升,甚至接近于美元利率,这将使得央行不可能通过发行央票来回收全部的流动性过剩,一定还会有相当一部分钱继续在社会上泛滥。此外,央行票据的利率已高达2.7%、2.8%,远高于准备金存款利率的1.89%。因此,提高准备金率乃是回笼流动性过剩之成本和代价最低的手段。然而,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只能一次性回收约1500亿人民币,而现在每天外汇流入是十几亿美元,为此央行1个月就需投放基础货币3000亿人民币,这说明:提高准备金存款利率也只能是一种暂时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式的无奈之举。

  央行今年第三次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未来准备金率可能还会提高,对股市肯定有影响,但影响应该是越来越小,因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将会越来越强。目前我国的准备金率还在世界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

  美国的准备金率是10%,中亚一些国家的准备金率则是20%,因此,我国的准备金率还可以提高几次。但这么大规模的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机会和风险,都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准备金率已经提高了很多次,对此大家的直接反应是股市会先跌一下,这也正常,但引起股市上涨的几大原因依然全部存在。

  至于准备金率的一次次提高和加息的一次次发生,会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的看法是:中国的情况是,一方面在千方百计地降低流动性,另一方面还在不断地释放出流动性。前已述及,渐进式的人民币升值,导致了外资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必须每天用大量的国债和央行票据来起到回笼的效果。与此同时,每天又有大量的外汇进入中国!中国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以及美元贬值过快,不得不用人民币将美元等外汇买入,但又不可能全部购买完,总还有一部分资金留在社会上,因此,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始终存在的。这样,就永远不可能出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周深沪两地股市继续稳步走高,指数一天比一天上移,日成交量稳定地维持着沪1000亿,深650-700亿。股市外围的资金极为宽裕。周四出现了准备金率提高这么大利空,但因为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仅下跌1分钟后,就迅速走了上来,市场完全无所畏惧。市场在3000点一带来回震荡夯实后,可继续向上稳步前进的慢牛态势。

  牛市进入新一轮主升大浪

  资深市场人士陈钢

  牛市进入新一阶段主升大浪的标志

  第一、以驰宏锌锗领导的低市盈率、价值型、大绩优、高分红龙头个股本周开始走出分红抢权的主升浪。市场第一高价股在百元上方展开涨停板的抢权行情,这是历史上的第一回。这是大牛市大升浪非同寻常的重大信号。这也仅仅是新一阶段主升大浪的起步。

  第二、以吉林敖东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券商类高成长性股票本周刚刚突破历史高位,展开历史新高的主升浪。

  第三、以中核科技五矿发展等含整体上市题材概念的整体上市注入资产类股票,本周亦创出新高,向上发力。

  第四、本栏从去年开栏以来就一直坚定看好的钢铁行业、地产类股票,不少个股在本周开始放量突破,创出历史新高。

  凡此种种,均已表明市场经历了近三个月的盘整攀升后,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牛市大浪。四月份正是年报季报出完;年报业绩分红开始,抢权、填权正忙时节,历史上最火旺的行情如1996、1997、2000、2001、2006的四、五月份,也是丰收最好时节!世界主要股市历史统计数据表

  明,牛市中最重要的几个月,往往能顶得上平衡市的好几年;就更别提最旺的牛市几个月,可以赚回熊市好几年了!

  坚定信心,认清各种牛市谬论

  谬论一:“连擦鞋的都跟你谈股票了———市场一定是过热啦。”见鬼,擦鞋的、打工的、农民的……他们就不是人,就不能谈股票做股票?问问深圳、上海滩上的股市大佬,十多二十年前,他们口袋里不就几千块钱人民币做起来的?!以数人头理论以非常不科学不客观的主观感觉来公开判断股市冷热,这也太小儿科了吧!

  钢某认为,比较主要客观的标准可能只有一条,就是:当银行储蓄存款开始真正搬家分流股市10%以上时,市场过热的信号才算是比较明显;当储蓄存款搬到股市高达20%时,真正的危险开始出现。但现在实际情况是储蓄存量是一分钱还没有流入股市,只是增量储蓄部分有大部分进来了。股市牛市成果目前很可能仍然仅仅是场内老手分享最多,新手分享仍少;更多的新股民新鲜血液从去年十二月至今正以较快速度入市。钢某认为,两市日成交金额上半年就会突破3000亿元关口。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尽量尽快大上大盘股,以供应更多股市筹码,以阻挡股市疯牛慢下来。

  谬论二:“指数做头,个股好做”———缺乏起码的牛市基础知识。牛市的主要市场特征是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也会盘整,也有巨幅回调,但盘不了多久,短则三几天的日线,长则十周八周的周线,指数又会盘上,悄然又创出历史新高。大家尤其要注意那些在一千多点、两千多点就认为是大顶筑头大盘危险而现在又是“三千刚起步,四千、五千不成问题”的谬论。我在1992年股市下笔,历来不管别人言谈,只是近期不少朋友说,因为这家那家这说那说,自己也认识糊涂,不到两千点出完货干等,现在3000多点,开始买货了!所以,对此谬论须加以抨击,以正视听。

  凡此种种,极害牛市赚钱。目前市场正进入新一轮的牛市主升大浪,振奋精神,以最佳准备迎接牛市主升大浪。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0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