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算好国资大账 改革不能停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05:4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证券市场股权分置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发生了利益的对抗和冲突。股权分置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将这两类股东天然地分隔开来,并处于一种利益冲突的状态。

  股权分置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股东就好比是两条船,其动力来源目标都不相同,所承担的风险和享受的收益也是不一样的。在这样一个制度设计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
是不会有希望的。既然股权分置造成了资本市场中的诸多问题,就要对这项制度进行彻底地变革。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上市公司这载着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两条船变成同甘共苦的一条船。

  从今年4月29日开始,

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目前,两批试点公司的股改已经结束。从上个星期开始,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革收到的效果非常好,但仍然避免不了对这一问题存有很多分歧和争论。

  近来,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种种疑问在市场上广泛流传。有些人提出,支付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成本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有一些人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是瓜分国有资产的一场大游戏。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根据初步测算,在非流通股股东中,国家股占了70%的比例,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非流通股都是国家股。为了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国家差不多要支付2000亿的成本,但流通股股东为支持国有企业的改制和发展也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何况国家支付2000亿左右的成本是要为了让1.2万多亿净资产值的资产获取流动权。1.2万多亿净值的资产,在获得流动性之后,市值实际上要比原来按净值计算前的价值要高出许多。所以,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没有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本质上是让这部分国有资产溢价了。

  当然,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争论是正常的,但是改革的脚步不能停顿。现在,一些非常有潜力的、成长性良好的大型国有企业的上市被暂缓,目的都是为了要先推股权分置改革。而通过股改造就中国市场化的金融平台,无论对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对整个

资本市场流动性的改善都是至关重要的。构造一个制度完善的资本市场是未来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

  作者:吴晓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