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贷款露出松动迹象 银行态度谨慎

2015年05月28日 07:10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张歆晨

  一直偏紧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终于露出松动的迹象。

  日前,银监会高层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内部会议上指出,银行可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和现金回流情况,在确保贷款风险分类科学准确的前提下,允许对房地产开发贷款适当展期。

  这对于资金面仍不宽松的房地产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因开发贷依然是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来源。

  不过,鉴于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谨慎态度,现实中绝大多数房企依然面临融资难格局。

  克而瑞(CRIC)近期的监测数据显示,108家典型房企的银行贷款占比自2012年以来的27%提高至2014年的29%,说明虽然房企在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但银行贷款的优势依旧。

  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广州分行负责房地产开发贷业务的人士透露,纵观过去几年,目前开发贷款处于不算太严的状态。

  而央行[微博]发布201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快速增长,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6.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1%。而2014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5.63万亿,第一季度新增0.45万亿。

  而此番银监部门透露出可以展期的信号,显示出对这一业务进一步放松的迹象。

  因此,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将此消息评论为房地产行业一大利好,因为此举可能意味着房企的短期偿债压力有所缓解。

  不过,上述银行业人士并不认为银行会大量实施展期的政策。“虽然有政策兜底,但不意味着在执行层面会得到实施。”他表示。

  据称,对于去货难度大的项目,银行希望尽快收回贷款,展期的几率很低。

  据悉,随着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银行的态度也比过去更为谨慎。例如个人房贷,中央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松绑,规定最低可以做到七折利率,但真正按照这一幅度贷款的银行数量并不多。

  事实上,银行系统对于房地产的风险防范并未放松。就在银监会一季度经济形势内部会议上,有高层依然强调,在房地产贷款风险防控方面,要加强防范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

  广州另一家本地商业银行的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开发贷虽然较过去两年有所放松,但是银行对项目的筛选非常严格,好的企业和好的项目资金可以得到保障,但不好的区域以及项目,依然会觉得贷款难度很大。

  基于银行对项目的严格把控,在开发商看来,开发贷款并没有感到明显放松。广州有两家上市房企的高管分别坦言,因为开发贷依然严格,这迫使公司新增土地的动力不足。

  除了银行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趋于宽松,但开发商已经越来越多地关注其他融资渠道。例如2015年以来随着股市的大幅上涨以及房融资的政策放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房企转向直接融资。

  克而瑞地产统计显示,自2013年以来,房企再融资、中票、公司债融资申请总额接近4000亿,A股135家房企中,有88家申请了合计149次相应融资,其中62次已获得批准通过。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定向增发呈现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已经有24家房企抛出定增预案或者实施定增,拟融资额度高达1166亿,是2014年全年的2.43倍。

  不过,无论银行贷款,还是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均偏向于实力较为雄厚的上市房企,其余小房产商的融资困境仍未解除。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贷银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河南鲁山养老院火灾38死(图) 最新消息
  • 体育亚冠-高拉特两球 恒大总分3-2晋级8强
  • 娱乐87版《红楼梦》赞助人瘫痪靠低保维生
  • 财经人民日报头版谈经济的“权威人物”是谁
  • 科技国美抽奖再遭质疑:汽车变成活性炭
  • 博客亲历美国战略核潜艇老虎巡航(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8位“长腿欧巴”拍帅气写真为理工男代言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冉学东:深圳楼市为何暴涨 孤立现象
  • 徐斌:中国经济最恐怖结局是滞胀
  • 麒元:中等收入不是陷阱
  • 叶檀:互联网金融降低融资成本不多
  • 刘光宇:今年是最后买房绝佳时机
  • 朱大鸣:土地流转很重要 别搞大跃进
  • 易宪容:政府如何驾驭疯牛驶上正轨
  • 孙立坚:宽松货币政策助A股继续繁荣
  • 刘杉:人民日报头条透露股市牛三年
  • 叶檀:股价太高 改革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