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质疑:换个马甲 股价就能涨个不停?

2015年05月21日 09:58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收藏本文     

  最近,火爆异常的A股上演“更名潮”,无论是雷翻众多股民的“匹凸匹”,还是颇具娱乐范儿的“二三四五”,都引发股民一片吐糟。其中,山西第一高价股百圆裤业也打算换名字了,近日,百圆裤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由“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跨境通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全力发展跨境出口业务。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当天迅速封死涨停,并在短短6个交易日内从65元飙升至最高近100元大关,上涨之快让不少股民瞠目结舌。

  事实上,今年以来,两市已经有60多家上市公司更名,而更名后,涨停成为大概率事件。而让股民质疑的是,这样的更名到底是徒有虚名还是名至实归?面对更名后的连续上涨,股民又该如何应对?对此,业内分析认为,上市公司更名热的背后是企业转型的本质,而且多数紧靠互联网等热点。尽管这样的股票具有一定的概念炒作价值,但跟风炒作风险较大,真正投资还需要更名股比拼转型耐力。

  A A股上市公司 频演“更名行情”

  作为山西一家主营服装生产的民营企业,百圆裤业在2011年登陆A股中小板后,尤其业绩平庸,加上缺乏热点题材和概念,一直难获外界的关注。然而,在过去的两年中,该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股价轮番暴涨暴跌,并且一举成为山西第一高价股。5月7日,在A股上市公司更名热潮中,百圆裤业公告称,将公司名称变更为“跨境通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跨境通宝)”,发力跨境贸易业务。而一旦改名成功,“跨境通宝”将成为第一家聚焦跨境电商的A股上市公司。

  受此消息提振,公司股价随后呈现陡然上涨的态势。5月13日,公司股价更是探至98.18元的高位。

  事实上,这样的“更名潮”在A股一直都在上演。据数据统计,2014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股票简称变更182次,其中85次改名是由于业绩相关因素戴帽或摘帽。而2013年上市公司共更名169次,其中119次为ST帽子的变换。进入2015年,此种趋势并未有所缓解。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更名。

  而且,大部分更名的上市公司,都成功演绎了一波“更名行情”。原本口碑不佳的公司,在“洗白”后股价都会大涨。大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达10.07%,持股20天上涨概率达68.57%。如5月10日晚公告即将改名为“匹凸匹”的多伦股份,尽管遭遇股民的一片吐糟,但随后两个交易日依然出现一字涨停。

  在A股市场上,最能折腾的上市公司无疑是星河生物。2012年6月20日,星河生物变为“菇木真”,这老土的名字让市场狠狠鄙视了一番,100个工作日下跌76%。令人费解的是,8个月后,在2013年1月23日,公司又将名字由“菇木真”变回了“星河生物”,公司股价随即连拉四个涨停板,此次更名完胜。至于变来变去的理由,公司表示是为推广“菇木真”这一高端品牌。

  而在山西的上市公司中,除了百圆裤业,原名*ST天龙的山水文化也曾上演“更名行情”。去年2月底,公司拟将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定位于旅游文化及相关产业,便拟更名“山西广和山水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随即股价连拉3个涨停。

  B 老股票换“马甲”新形象还是老样子

  记者了解到,目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更名并无明确限制,只要经过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到工商局变更登记即可。“难怪上市公司名字说改就改,实在太简单了。”老股民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已经炒股十几年,但至今很多改了新名字的老股票也认不出来究竟是哪一只。

  而让股民更关心的则是上市公司更名背后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对此,大同证券投资顾问表示,上市公司简称更名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要么是因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其他原因引发公司主营业务变化,为使公司股票简称准确反映公司经营业务特点;要么是仅为宣传或迎合市场炒作。“如果说,前者符合证券交易场所对公司股票挂牌交易的基本要求,属于市场主体的正常行为,那么,后者的更名很多显得过于牵强,更多是为了吸引市场眼球,博得市场炒作,资本、环保、生态、娱乐、影视、游戏、动漫、智慧、创业、文化、云网、金融等‘高大上’字眼频频出现。”

  以百圆裤业为例,公司更名为“跨境通宝”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去年7月,公司就首次进军跨境电商,当时,其斥资10亿元收购环球易购100%股权。随后于今年先后三次分别入股深圳前海帕拓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百伦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市通拓科技有限公司三家跨境电商,转型电商的意图颇为明显。同时,公司还决定将经营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网上贸易、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与销售、进出口业务和信息服务等,向互联网领域全面进军。

  不过,好景不长。5月15日,百圆裤业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微博]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出具的监管函。交易所要求公司对对外投资事项及变更名称事项等问题进行补充披露信息,并从15日起开始停牌。

  而原本是卖烟花的熊猫烟花拟改名为“熊猫金控”则是追逐热点赶时髦的代表,公司去年一度进军当时最火的影视业,没过多久就中止,再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变为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由于更名信息披露不充分,涉嫌误导投资者,熊猫烟花更名熊猫金控也引起上交所[微博]的关注并两度发函询问。

  C 炒作“更名行情”要谨慎

  警惕更名有名无实

  面对今年以来一些上市公司更名后带来的大涨行情,不少股民都颇为心动。在相关网站的一份调查问卷中,在“如何看待炒作更名概念”的问题中,选择“反感,公司不好好做业务,净忽悠”的只有30%,选择“保持中立态度的”占44%,选择“无可厚非,合理利用市场炒作心理,会关注”的更是占到了26%。

  不过,海通证券分析师提醒投资者,在高频率的更名事件背后,潜藏的是人为拉升股价的投机行为,从而达到特殊“目的”。比如,有的传统产业公司因主营业务受限,股票难以受到资金关注,更名是快速吸引投资者眼球的“杀手锏”,还有的通过更名借势重组,夸大更名影响,提升二级市场价格,方便大股东及高管套现;更有甚者,通过更名来掩饰之前上市公司的不良形象。

  尽管更名炒作博眼球容易,变身实现业绩翻身却是难上加难。比如面临高端餐饮危机的湘鄂情,任性更名“中科云网”,傍上影视、大数据与新媒体等热点,甚至拉上中科院站台,几乎将股市炒作热点一网打尽,股价也一度暴涨。但是,热闹过后一地鸡毛,因公司业绩连续两年亏损且净资产为负值,当初的“中科云网”现在“披星戴帽”成ST云网,股价只有7元左右。

  在上述分析师看来,一些上市公司由于主业改变需要通过更名来重新树立形象,让投资者对公司有新的认识,这样的更名无可厚非,但有的上市公司频繁更名则是哗众取宠。对于上市公司更名,投资者须擦亮眼睛,认真研究其主业,了解其更名目的。

  此外,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尽管上市公司更名属于企业自主权限,但是股票简称属于市场交易机制因素,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是企业向市场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渠道之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判断,因此不能听之任之,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对上市公司的名字进行规范,要求上市公司的名称能够体现其主营业务,让投资者能够有所分辨,而不是任由上市公司去跟着热点炒作。

  本报记者 薛皓中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股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天津大学教授在美遭诱捕被控间谍罪(图)
  • 体育亚冠-10人恒大遭补时点杀 1-2负城南
  • 娱乐甄珍瞒离婚20年儿不知 情史:为谢贤发妻
  • 财经五月的救赎:平均两天出一项稳增长政策
  • 科技中国每年收百亿漫游费 国内成本几乎为零
  • 博客银行职员:我对存款消失案的看法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恋爱观调查 7成大学生不反对“傍大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水皮:股市5.19行情或重新上演
  • 连平: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一举多得
  • 齐俊杰:养老金已成为最重的税
  • 天天说钱:中国改变世界的8大工程
  • 易宪容:香港金融市场大时代将到来
  • 张明:警惕金融业过度发展的危害
  • 傅蔚冈:过度悲情的出租车从业者
  • 冉学东:A股牛市正在拓宽贫富鸿沟
  • 朱大鸣:高铁应替代房地产成为新支柱
  • 叶檀:医生应不应该拿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