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入场实录:我们没有接盘 小鲜肉其实挺理性

2015年05月11日 0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核心提示

  也许与2007年的新股民有一点不同,如今的新股民了解股市时,必然就了解2007年那场惊心动魄的股灾,于是基本上明白股市不会只涨不跌的。

  2014年7月至今,A股牛冠全球:上证指数从2097.53点暴涨至4205.92点,涨幅超过一倍;而两市的成交量也从当初的千亿级别,扩张至万亿级别。

  火爆行情下,A股投资收益完胜其他理财品种,居民理财资金因此从存款、债券、银行理财等流出,集中流向股市。

  开户热仍在继续,不仅仅是被挤爆了的券商窗口。中登公司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开户数达到895万户,周开户数频频刷新近年来新高。而在这波开户浪潮中,年轻的“小鲜肉”们正在小跑入场。他们会是未来的接盘侠吗?

  “小鲜肉”其实挺理性

  入市的投资者更年轻了。

  近日,深交所[微博]金融创新实验室发布《深市新开户个人投资者学历分析报告》,就2014年初到2015年3月31日之间的深市个人投资者开户情况进行了分析。

  统计显示,2014年初至2015年3月底,深市新开户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群体占比为37.70%;而2013年底深市投资者中,30岁以下群体的占比仅仅只有11.66%。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已经入场的多位90后股民获知,“小鲜肉”们正在小跑入场,但并不盲目。他们大多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才更倾向于开户,另外带来的资金量也比较小,交易都带有尝试意味。

  在大学校园,A股市场更受金融系同学们的欢迎。中山大学新闻系在读硕士王留阳对本报记者表示,“据我所知,我们系除了我基本没有入市的。大家钱少、经验不足是主要因素。金融系会不一样,开了户,也会交易。” 现在他们课前、课间讨论的全是股市。

  这与四年前还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系就读的朱葛的记忆有所不同,“当时整体讨论股市的氛围并不浓厚,除了个别比较狂热的”。

  而在职场上,从事相关金融工作的人的资金量才会大。张青1989年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如今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年薪10-15W;2013年3月入市至今,现投入股市的资金量在10万元左右。

  “关注股市是因为好奇且工作需要,渐渐很感兴趣。”张青说。

  记者采访了二十多位90后或接近90后股民,发现他们的资金量大部分都在五万元以下。

  事实上,当记者问那些即将走出象牙塔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的90后,为什么不参与到牛市当中时,他们的回答与王留阳如出一辙:钱少,不懂。

  “虽然大家都知道股市很牛,但大部分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跟股市有接触的,有一点专业知识的同学才会进入股市。”王留阳说。

  离投资很远

  “我们只是入场,我们并没有接盘。”王留阳否定了市场上的“90后接盘侠”的言论,“我们资金量太少了,也根本没有想过通过股市能赚多少钱。”

  1989年生人的王梦俏是云南昆明开元金融的一名财务,因为“听人说牛市来了”,就开了户,但里面交易的钱还不到一万。

  “只是觉得钱放在那里也是放着,不如让它运转起来。主要是听别人的分析和消息进行买卖。”王梦俏说。类似王梦俏这样的受访者很多,尽管股市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故事,但受访的90后基本没有指望股市实现财富自由的想法,资金量小,交易也是浅尝辄止。

  王留阳是2013年夏天实习的时候,因为工作需要才进入股市的。说起来自己已经有接近两年的股龄了。起先他是自己操作,鲜有成功的案例。

  张青炒股则有自己的逻辑,一般根据公司的重组预期来选择标的,自己研究的把握比较大的才下手,也会常常打电话到上市公司做草根调研。研究过了,便知道股市深浅。虽然也非常渴望通过股市实现财富自由,但张青觉得可能性不大。“主要是本金少,研究水平有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近期股市回调已经有人交了学费。张青亏损掉超过三分之一的盈利,这还算是比较好的。在同类人中,很多人并未能从此轮牛市中赚钱。

  从交易资金量和交易经验来讲,90后成长为投资主力还需要很长时间。

  离场OR不离场

  也许与2007年的新股民有一点不同,如今的新股民了解股市时,必然就了解2007年那场惊心动魄的股灾,于是基本上明白股市不会只涨不跌的。

  此外,虽然对股市可能所知甚少,但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发布《深市新开户个人投资者学历分析报告》显示,深市高学历投资者中高学历者占比是逐年上升的。

  对于股市暴富的案例,多数受访者均有理性地看法。相对成熟的投资者——张青表示,短线赚钱很有运气成分,要注重长线投资。与此同时,他们也有相当高的风险意识。

  “我只将部分闲散资金投入了股市,不多。”1989年出生的黄云康目前在美国洛杉矶一家华人房产经纪公司工作,“其实看到暴风科技的N个涨停,还是有些躁动的。但股市还是要谨慎,我有同学父母就套在2007年了。”

  “我觉得股市再牛,也会有风险。”王留阳说。

  受访的部分人会相信自己接触的专业做投资的朋友的能力。黄云康的资金主要是朋友在代理,王留阳也将他的资金交给了自己当初在项目组的带教老师打理,“他们专业的,我很放心;去年半年,他就给回我20%的投资收益。”

  虽然现在学生们仅仅是开了个户,但不排除以后成为交易主力的可能。“以后工作了,资金基数大了,就有可能(更多地参与到股市中)”,王留阳说。

  但他同时对股市表现出比较弱的忠诚度:“股市像赌场,一旦发现行情不对了,会果断离开;如果在牛市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率,可能就会拿去消费。”

  历史上,A股牛熊交织,每一轮牛市都会吸引一拨新股民。2007年的大牛市,吸引了3748万个人户入市,达到历史峰值(其次是2009年的1719.98万户)。而在他们大步进入股市之后,6124.04点就成为上证指数目前为止的历史高点。

  正如王留阳所说,90后现在只是入场,90后还没有接盘。那么,未来呢?他们的理性足以帮他们踩准离场的时点吗?(编辑 郑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90后股市A股市场股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开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笑话
  • 体育NBA-詹皇绝杀骑士2-2 切尔西1-1利物浦
  • 娱乐赵薇进股市赚29亿 杨幂孙俪孙红雷落空
  • 财经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 下调0.25个百分点
  • 科技消息称百度三名总监正接受内部调查
  • 博客性学者方刚:杨贵妃雕像的胸可以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4年揽65个证书 毕业仍找不到工作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徽湖:央妈降息楼市成最大赢家
  • 冉学东:利率市场化大势底定
  • 易宪容:降息后国内楼市风险降低了吗
  • 姚树洁:本次降息绝无推高房价可能
  • 刘杉:央妈为何扭扭捏捏
  • 齐俊杰:央行降息未必利好股市
  • 龚蕾:央行降息哪些行业受益
  • 张捷:降息是必要和及时的
  • 余丰慧:社保基金错失牛市论不靠谱
  • 鲁政委:利率“失控”与三元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