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9日20:2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8月19日消息,慧球科技近期“霸屏”,因泄漏重大信息被上交所强制停牌后,慧球科技今日再度被上交所点名。上交所表示,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如果公司长期不能落实整改要求,将研究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予以“ST”处理的必要性。

  上交所称慧球科技情况“极为罕见”

  近期,慧球科技因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多次遭到上交所的警告,8月8日其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被停,公司公告要被实施事前审核。

  8月15日,上交所再次向市场通报了对其采取的监管措施。然而,8月17日晚间,公司还是“顶风而上”,将尚未对外披露的公告在其它公共渠道全文泄露,也因此使得上交所自8月18日起对公司股票实施强制停牌。

  上交所称,公司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业务“在资本市场极为罕见”,主要的信披问题在于:公司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均不具备任职资格,公司董事长也无法取得有效联系,上交所已失去关于公司的有效信息来源;就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多次监管督促后,公司至今仍未予以核实并披露;8月17日,公司拒绝按照监管要求,将补充购买房屋资产公告中的相关事项在尚未对外披露的情况下全文泄露。

  新浪财经查阅了最新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相关条款表明,因临时报告披露不够充分、完整或者可能误导投资者,但拒不按要求就有关内容进行解释或者补充披露的,上交所可以对公司股票实施停牌,直至公司披露相关公告的当日开市时复牌。

  按此解释,慧球科技补充披露相关信息,便可以于披露当日复牌。但是,是否复牌仍然要看补充披露信息的情况,《股票上市规则》第12.12条规定,上市公司严重违反规则且在规定期限内拒不按要求改正的,上交所实施停牌后,将“视情况决定复牌”。

  慧球科技是否会因此退市?

  一位市场人士对新浪财经分析表示,“慧球科技屡次披露不充分,已经挑战了上交所的底线,后续的情况不容乐观。”

  上交所今日就慧球科技停牌等事项表示,对公司股票实施停牌后,已于当日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其尽快整改信披问题,上交所将视其落实情况决定公司股票的复牌事宜;而如果公司长期不能落实整改要求,将研究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予以“ST”处理的必要性。

  此外,上交所还表示,对于慧球科技涉嫌的信披违规行为已启动纪律处分程序,将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追责。同时,也已提请证券监管部门进一步查处。

  通常情况下,予以“ST”处理是针对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的特别处理,根据《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

  而一旦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离“退市风险警示”(“*ST”)就仅有一步之遥了。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退市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退市风险警示(“ST”)、暂停上市、强制终止上市、退市整理期、摘牌、进入股转系统。

  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以财务状况异常居多,如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但未及时改正等,因公司信披违规遭遇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较少。“一般是要在证监会进行行政处罚后,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才会实施退市风险警告,或者也有可能被移送公安机关。”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新浪财经 彭苏平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相关阅读

“控地王”措施将在三季度落地

从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政策走向来看,既然有“地王”频现的现象,市场也会因此存在系统性的风险,那么,三季度也势必会有相对应的“控地王”的措施,以防止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房地产信贷飙升的三大主因

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当中国走出去遭遇日本走出去

中国“走出去”海外投资,遇上日本海外投资,将是一场长期的鏖战,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从多角度寻求突破口,同样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与协助。

金融体系已成为最大土地储备者

聆听“历史深处的马蹄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超级资产沸腾的年代,非理性繁荣的狂飙隐忧深重,有些已经破灭,有些还在发酵。重温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路径和发生机理,我们才能对非理性繁荣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