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开启A股造富盛宴 陈隆基捡漏数十亿

2015年05月04日 06:44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韩迅 上海报道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在过去十年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但另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是,2008年牛市谢幕之后,由股改而引发的“大小非”减持问题,曾长久的困扰着每一个市场参与者。

  但对于“大小非”们本身,这却是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财富盛宴。

  这样的盛宴曾在无数上市公司上演。洲际油气(原正和股份,600759.SH)则是他们中间颇具代表性的一家。

  8年前的股改方案

  时间追溯到2007年,股改已进行两年,一家名为S*ST华侨(正和股份前身)的上市公司还在为重组和股改而发愁。

  正当其大股东福建北方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方发展)为寻找替代者焦头烂额之际,广西正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西正和)出现了。

  最终,S*ST华侨向市场抛出了一个“重大资产出售与购买+重大债务重组+10送2”的股改方案。

  方案显示,北方发展以2499.5万元买走上市公司所有资产并承担所有债务,负责安置或接收所有职工。广西正和成为支付对价的唯一非流通股股东,将向流通股东每10股支付2股对价。

  另外,S*ST华侨将向广西正和以每股1.92元价格定向增发7.3亿股,用于购买其名下位于广西柳州飞鹅路1号的“谷埠街国际商城”房产项目,其建筑面积为14.02万平米。

  在2006年底,该商业房产的账面价值只有7.51亿元左右,而在置入上市公司后,其价值瞬间翻番,评估价值高达14.51亿元。

  实际上,广西正和的实际控制人正是陈隆基,他曾任福建省福清中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之后去了香港,1992年回到福州成立利嘉集团。

  这个股改方案最终以流通股股东66.78%的赞成率获得通过,可见彼时的反对票不在少数。

  “当时的公告宣称,公司重组后将转型为以物业出租为主的商业地产类公司,但在方案盈利预测中,商业房产租金收入仅占预测总收入的不到三成,地产销售收入的预测则超过七成。”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西正和股改S*ST华侨的成本很低,“行话说等于捡了个漏。”

  广西正和在股改方案中承诺,更名后的正和股份2008年、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8%、9%,同期净利润必须达到1.12亿元、1.39亿元,否则以现金补足差额部分。

  现实是,2008年12月21日,正和股份与北京安捷畅达物流有限公司签署合同,将全资子公司北京正和鸿远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正和鸿远)35%的股权,作价1.3亿元转让给对方,获得投资收益逾亿元,并使得正和股份2008年净利润达到1.3亿元,顺利达标。

  2009年4月8日,正和股份又转让北京正和鸿远16%股权给北京安捷畅达,交易金额8000万元,该公司2009年净利润达到1.59亿元,广西正和承诺的业绩又一次得以实现,但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正和股份当年实际亏损1863.26万元。

  股改后的套现

  2007年4月20日,广西正和凭借注入的前述商业地产,按每股1.92元价格获得了7.30亿股,加上以7000万元受让北方发展所持7.74%股权,共持有正和股份7.31亿股,占比77.89%。

  三年锁定期解禁后已是2010年11月,而正和股份2010年7月实施了每10股转增3股,广西正和所持股份达到9.5亿股。

  2010年11月5日,陈隆基控股的广西正和所持9.41亿股解禁,剩余981.45万股也在2011年1月13日上市流通。

  广西正和在2010年当年即减持了2000万股,2011年的减持力度开始加大,而“利好”也随之而来。

  2011年11月24日,正和股份公告称,拟用旗下商业地产与北京天研时代持有的敖汉旗克力代矿业32.78%股权和敖汉旗鑫浩矿业100%股权进行置换。资料显示,上述资产均为金银矿,正是当时被市场热炒的资源类型。

  广西正和的减持也随之而来。2011年11月22日至24日期间减持1158.93万股,减持均价8.44元;2012年3月13日,减持4941.7万股,减持均价7.00元。

  根据2012年年报,广西正和持股数为6.91亿股,持股份额由2011年中报的72.89%降至56.66%。

  若按照减持均价计算,自2010年以来,广西正和已累计减持2.6亿股,套现总额超过14亿元,可见在2012年的时候,陈隆基就已经收回当初投入成本。

  2013年10月15日,正和集团又与香港中科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及许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香港中科以35亿元的总价受让正和香港100%股权。

  因为正和香港持有广西正和100%的股权,而广西正和持有上市公司正和股份6.91亿股,占其总股本的56.66%。通过此次收购,香港中科将间接获得正和股份56.66%的股权,进而成为正和股份新的控股股东。

  但随后为了不触发要约收购条款,已将此前公告的一次性收购正和股份56.66%股权的转让方案,调整成为间接收购正和股份29.61%的股权,股权的转让价款不变,总价款仍为35亿元。

  同年11月15日,广西正和分别与任皖东、袁月梅、唐朝霞、北京泰腾博越资本管理中心、安徽省百川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古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5.06元/股的均价,合计转让其持有的正和股份2.5亿股,减持股份占正和股份总股本的20.49%。减持价格高于二级市场价,正和股份停牌前股价为4.61元/股。

  11月19日,广西正和再度减持8000万股,减持价格为5.06元/股,两次合计减持套现约16.7亿元。

  根据双方的协议,许玲用其控股公司中科荷兰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科荷兰)11.8039%的股权用来抵充23.61亿元的交易款,陈隆基因此将成为中科荷兰的股东之一。

  对陈隆基来说,不仅获得了一笔11.39亿元的现金收益,还间接实现了换股,用经营状况不佳的正和股份换得未来收益情况乐观的中科荷兰。

  2014年8月7日,正和股份更名为洲际油气。至此,参与S*ST华侨股改的陈隆基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其获得的可计算的收益已逾51亿元,其中现金收益便高达26.39亿元,包括减持套现的金额16.7亿元和“卖壳”交易获得现金11.39亿元;此外还收获价值近24亿元的中科荷兰股权。

  而获得这一切,陈隆基只是付出了一座账面值7.51亿元左右的商业地产,以及7000万元现金的代价。

  十年股改几乎尘埃落定,在这场“股改盛宴”中赚得盆满钵满者显然不仅仅陈隆基一人,那些令人目眩的财富故事背后,显然还有着更多类似的故事。(编辑 郑世凤)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宏观经济陈隆基股改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天津女大学生因乙肝歧视自杀(图)
  • 体育NBA-水花40分勇士1-0 英超-切尔西夺冠
  • 娱乐Baby黄晓明破分手谣言 网曝两人已领证
  • 财经世卫组织:孟山都草甘膦或对人类致癌
  • 科技Uber广州公司被查 车主官网本周暂关闭
  • 博客北大胡坚:香港人真的看不起内地人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复旦发布90后大学生偶像 最爱暖男习大大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刘姝威:明年沪指涨到万点 没大调整
  • 冉学东:央行降息的压力没有那么紧迫
  • 水皮:创业板泡沫不会自己破
  • 余丰慧:用注册制圆李彦宏们的回归梦
  • 马跃成:北京商品房可能成富人俱乐部
  • 陶冬:债市资金出走 央行政策分歧
  • 齐俊杰:人口拐点必将终结高房价
  • 姚树洁:五一后入股市的人将亏得最惨
  • 冉学东:央企合并是华山一条道
  • 齐俊杰:谁再说中国缺房子我跟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