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信证券斩仓记:转让华夏中信证券年损10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8日 06:55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陆玲

  中信证券现在不是一般的为难。

  1月15日晚,证监会终于对中信证券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其4月1日之前,解决华夏基金股权超比例持有问题,加上此前中信建投证券的股权转让问题,旧病添新伤,二级市场上,机构终于耐不住利空消息的刺激,纷纷落荒而逃。

  1月18日,中信证券盘中最大跌幅超过4%,以大跌3.35%报收,位居券商板块跌幅榜首,超大户资金连续6天净抛售。1月20日,该股再次大跌4.61%。

  “曾经最受机构青睐的中信证券如今双臂尽断。在这样微妙时刻,投资者还是观望为妙。”有机构投资者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

  转让华夏中信证券年损10亿

  按照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中方股东出资比例不受此限制,中外合资企业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5%。

  中信证券目前仍然逾期超限持有华夏基金100%的股权。

  因此,中信证券必须转让华夏基金25%-51%的股权。据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梁静测算,按照25%的比例转让,中信证券2010年净利润将减少2%-4%。但若转让比例达到51%,业绩将相应减少8%。

  北京展恒理财总经理闫振杰给时代周报记者推算,华夏基金现在管理3000亿元的规模,如果转让给中资,中信证券至少每年要损失10个亿的利润。

  “这也是中信证券为什么一直拖延的原因,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卖一个好价钱,既然没了赚钱的机器,那么总应该狠赚一把吧?”闫振杰说。

  闫振杰认为,为能最大限度地分享华夏基金的成长,中信证券转让的比例很可能选择下限25%,即转让给外资。“外资入股,可以规避证监会的单一国内股东至多持有基金公司49%的限制,中信证券少卖一点股权,就可以保证对公司的实际控制。”

  1月25日,据接近中信证券高层的权威人士透露称,中信证券正在全力寻找具备深厚国际实力的外资买家,寻找外资一方面转让价格可能更理想,另一方面也对其海外业务发展有直接帮助,符合华夏基金的利益,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上述接近中信证券的人士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把超限持有的华夏基金股份卖给中资机构,中信证券至少出售掉华夏基金51%的股份,把一块优质资产卖掉,“短时间里,难以获得流通股东的同意”。

  “华夏基金做得好完全是管理团队比较强,对华夏基金的管理层来说,肯定是不愿意转让给内资,转给外资能尽量维持其股东地位的均衡,决策上少点干预。”华夏基金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但是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层并不希望由外资持股,“要求必须转给内资”。

  “从客观上讲,华夏基金不同于一般的基金,是一种特殊模式打造的品牌。不管王亚伟买什么,能赚钱就行。转给外资,文化上需要的磨合可能会给管理带来一些困难。” 国都证券分析师吴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由于华夏基金已经合并了中信基金,总股本已从1.38亿股变成2.38亿股,每股价格应为56.8元左右,市场消息称中信证券开出的价格超过每股百元,51%股权的转让总金额超过120亿元。

  中信建投重归北京市?

  比华夏基金更让中信证券头疼的是中信建投。

  2008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控制关系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指导意见》,明确证券公司“一参一控”政策。除汇金获得“特赦”得到了三年的缓冲期,其他不符合要求的证券公司均被要求在2009年12月31日之前提交整改方案,并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整改。

  目前,中信证券拥有中信金通证券100%股权,控股中信万通证券(91.4%)和中信建投证券(60%)。

  中信建投前身是华夏证券。2005年8月,在北京市政府的主导下,中信证券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接盘,共同出资筹建了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受让华夏证券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和非证券类资产。

  相比华夏基金股权处置,中信建投的股权问题更为棘手,将直接影响到中信证券最为核心的经纪业务。数据显示,目前中信建投营业部总数达到120个,覆盖全国80多个城市,其证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为3.36%,已经超过中信证券母公司的2.56%,而中信建投交易额已经占中信证券合并报表后的40%左右。

  基于华夏基金同样的逻辑,中信建投的股权转让比例应在20%~40%之间,按照40%的转让比例测算,转让后中信证券的净利润损失为10%左右。

  对中信证券更大的负面影响是营业部资源的损失。中信证券合并报表范围内一共有200家营业部,其中中信建投占了100家。“中信建投股权如果处置不妥,将会直接动摇其根基。” 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中信证券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就解决中信建投的问题酝酿了多套方案。目前市场上流传着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中信证券分别向中金和摩根士丹利出售华夏基金25%和15%的股权,同时作为中金和中信建投股东的建银投资将手中持有的中信建投40%股权转让给中信证券。这样一来,中信证券持有中信建投100%股权,然后中信建投再合并中信金通(中信证券全资拥有),以此达到监管要求。

  另外一种是中信证券将持有的45%中信建投股权转让给北京市国资公司,转让价格为70亿—80亿元。据悉,北京市政府已经批准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购买中信建投45%的股份,作价70亿-80亿元,交易方案已经基本确定。

  对于此种方案,接近交易的一位人士透露:北京市政府此前退出华夏证券意在摆脱金融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而这次高调进入中信建投,显示了相关政策的调整。“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证券市场行情好了,高价拿回来也很正常。”

  但对于上述方案,中信证券称目前不便于透露任何信息。

  龙头地位难保

  证监会表示,是否达标“一参一控”和解除“同业竞争冲突”将是发放融资融券试点牌照的条件之一,除不符合“一参一控”外,中信证券已满足“最近6个月净资本应均在50亿元以上”等一系列试点条件。

  “现在已经不是转不转的问题了,而是必须转,华夏基金和中信建投股权问题如果不能快速解决,监管层可能会限制其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这对中信证券将是更大的打击”,闫振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信证券获得融资融券业务首批试点资格,这部分创新业务所带来的收益市场较难预计,但如果做得好的话,完全可以弥补出售子公司所带来的损失。”

  中信证券作为全国最大的券商,目前拥有两家期货公司,且具备全面结算会员资格,受益程度更大。“股指期货推出后,券商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券商系期货公司资金实力雄厚、网点众多、股票客户群大、与证券市场联系紧密,直接来看,股指期货将给券商带来增量经纪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间接来看,股指期货将活跃现货市场交投,并将改变券商投资业务的盈利模式,这些都将推动券商业绩提升。”国泰君安分析员董乐说。

  董乐说,“但是如果做不好的话,虽然华夏基金和中信建投股权能获得巨额的一次性收益,在当年财报显示业绩猛增,但是中信证券可能因为找不到新的增长点就此走下坡路,毕竟这两块业务都是其最优质资产。”

  “纵观目前国内券商格局,在经纪业务方面,中信证券份额不及银河证券,投行业务不及中金,倘若子公司股权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影响到创新业务,后续连锁影响将不可估量,目前海通证券和即将上市的广发证券均有替代它的潜力。”国都证券分析师吴煊说,“导致券商格局生变或许还不止于此,毕竟对于中信证券来说,只是转让部分股权,但是毫无疑问,让中信证券转让了这两部分股权,就好比华谊兄弟离开了冯小刚,何时能恢复元气是个问题。新业务曙光已现的时候,希望中信证券不要掉了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中信证券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