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杭萧钢构针对安哥拉项目再放风险口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 09:39 证券日报

杭萧钢构针对安哥拉项目再放风险口信

  失去安哥拉 “国际玩笑”如何开?

  □ 本报记者 张丽楠

  8月27日杭萧钢构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07年1-6月每股收益0.056元,净利润1377.21万元,同比增长6%。

  继半月前公告与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下称“中基公司”)签署的344亿元安哥拉安居房项目工程延期执行后,这次半年报公告里,杭萧钢构也不忘再次对安哥拉项目进行风险提示。

  半年报里还对安哥拉项目的履行情况进行了描述,但却对工程为何延期以及第三批工程人员何时到位只字未提。这似乎印证了市场上一些人从三月份一直以来的猜测,那就是344亿的合同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工程随时停止,合同告吹。质疑声又一次响起。

  如果失去安哥拉合同,杭萧钢构怎么办?这成为市场上最为关注的话题,可杭萧钢构似乎丝毫不为其担心,正如公告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包含已确认的“安哥拉项目”的合同额为28.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6亿元,增幅143.35%;可除“安哥拉项目”外,杭萧钢构已签署的合同金额就也达到1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亿元,增幅达39.72%。

  产能再遭质疑

  按照常理,对于一个从未有国际合同的公司来说,签下如此出口大单,杭萧钢构应该充分准备、全力以赴地完成该项目,一方面大幅提升公司业绩,一方面迅速提高公司的国际知名度,根本无暇顾及国内其他“小”工程。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就在公布344亿大单后短短几个月里,杭萧钢构捷报频传,动辄中标亿元工程,很快国内的这些合同总额就已超过去年,好像产能是不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似乎有悖常理。

  早在三月深圳某报就对杭萧钢构的产能提出了质疑。

  文中指出尽管杭萧钢构表示能及时完成300亿工程所需钢构件的加工,但是业内人士仍有颇多忧虑。按照合同工期的要求,价值248.26亿元的产品销售合同按照买卖双方确定的需求计划实施采购及生产计划;95.75亿元的施工合同工期按照各施工点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后二年内完工,各施工点的具体工期按双方施工计划执行。

  上述钢结构的专业人士认为,相对于每吨7400-7600元的售价,248.26亿元的销售合同意味着326.66万吨的产量,即便杭萧钢构推掉国内所有客户的订单去实施该合同,也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

  杭萧钢构市场部的严经理称,杭萧的理论产能应该能达到62万吨/年。之所以有这样的产能飞跃,是因为他们的二期工程高频焊生产线已投入使用,而这个生产线正是安哥拉工程需要使用的,她说安哥拉项目除个别工程外,其他住宅都使用同一张图纸,使用这种生产线可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起来非常快,所以杭萧钢构才不会担心不能按期完成。

  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刘万忠告诉记者,高频焊是一种全自动的生产线,只能用于五层以下轻型材料的焊接,并不是什么特别先进的技术,确实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对于大型的重钢结构建筑都无法使用,所以对产能的提高是有限的。

  记者从长江精工董秘赵森林处得知,作为国内钢结构的龙头企业,公司承接了百余项“重、大、难、新、外”的建筑钢结构精品工程,其中包括日本东云工程,目前世界最高建筑——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等等,他们的年产量才达到40万吨,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公司具有很大的规模优势。相比之下,杭萧钢构无论从技术、规模还是产能距长江精工都有一定的差距。

  工程不能转包

  以往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承包商承揽工程,然后分包给各工程公司,分包的工程公司如因无法按时完成工程或其他原因,也可将工程进一步分包或直接转包,这样即使承接了产能无法完成的工程也不用担心,因为国内的工程公司众多,只要找到转包的公司即可。

  可赵森林告诉记者,钢结构工程不同于钢筋混凝土工程,很难转包,一是国内有钢结构设计施工资质的公司实在是有限,二是它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严重受技术能力和施工能力的制约,一旦出现问题,公司要承担很大责任。

  杭萧钢构方面也表示,除非是结构特别简单,或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项目,杭萧钢构或许会转包,但通常情况下都是要自己做的。

  刘万忠也表示,钢结构工程情况不同,除几家大公司外,其他小公司的设计、生产、施工以及管理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如果把这几项分别分包出去,则工程的整体水平必然下降很多,承包方不愿冒风险,工程的甲方更是不愿这么做,很多工程的甲方直接要求不允许分包或转包。

  也就是说,如此庞大的工程,也只能由杭萧钢构独立承担,杭萧的产能真能跟得上吗?

  未卜先知?

  国内工程进展如火如荼,国外大单却延期执行,说来确实有些蹊跷,这恰恰缓解了产能不足的问题,杭萧钢构2006年第四季度已新签工程合同总额人民币6.18亿元。2007年1-6月不含“安哥拉项目”又签署的合同金额就也达到16.18亿元。

  记者联系了几家与杭萧钢构签约的公司,他们均表示,并不担心杭萧钢构不能按期交工。其中记者采访了云南俊发

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合同金额为6000万元),其工程管理中心总监唐敏表示,项目招标时,长江精工等一些企业也参与了竞标,但杭萧钢构最后中标。在签订合同前,他们到杭萧钢构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安哥拉大单也有所耳闻,但他们并不担心,至少到目前为止,杭萧钢构都如约履行合同,双方都比较满意。山西晋豪国际酒店(合同金额为6735万元)的桑助理也表示,按期完成合同内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刚刚开始执行的安居家园合同就已开始不明原因的延期,公司一再提示“后续批次的确认和履行具有重大不确定性”,这好像给杭萧钢构的反常行为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公司似乎早在签订合同的初期就已未卜先知后续的发展,早给自己铺好了“后路”。

  “中基”成焦点

  杭萧钢构对未来的准确把握,把焦点转移到了工程延期的原因上,记者多次向杭萧钢构的董秘周滨询问此事,他都表示不便说出原因。

  可由中基公司承揽的其他安哥拉在建工程的延期是有原因的,苗头直指中基公司不按合同办事,拖欠工程款。

  据刚从安哥拉归国的中铁二十局员工称,中基公司一再拖欠他们的工程款,他去安哥拉半年多,工资只拿到了40%,工期也延误很多。

  记者打电话到中铁二十局证实此事,二十局某项目部领导称那边确实存在问题,可具体事项不便透露。

  刚回国的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馆的一位官员表示,在安对此事有所耳闻,但详情不是很清楚。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基公司和安哥拉国家重建委员会签订的一些合同被取消了,其他的合同也面临重新签订的可能,其中包括和杭萧钢构所签订的344亿元的安居工程总包合同。文中也指到安哥拉

财政部长马赖斯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基公司有些项目的执行情况并不怎么理想。

  在安哥拉承建工程的广西建工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公司的确不和中基公司继续合作了,前段时间一直被认为是取代中基的中信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经中信集团另一个子公司的项目经理确认,中信国华确实有意进入安哥拉。

  一方面有其他公司的前车之鉴,另一方面中基公司或许自身都面临困难,难怪杭萧钢构早作打算,为自己铺好这必经的“后路”,杭萧钢构这一步棋走得可谓精妙:天降大单,股价飙升;若得而复失,又毫无罪责;几个月的热炒,搞得家喻户晓,国内签约不断,国外声明远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