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明胶总经理杨公访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16:44 证券时报 | |||||||||
记者 信心 作为我国三胶行业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青海明胶的昨天是辉煌的。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等种种原因,青海明胶的经营业绩在2003年末滑到了谷底。2004年初,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泰达科技通过协议转让成为了青海明胶的大股东。新股东在收购后都进行了哪些产业运作?今后将如何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能不能将企业引向新的辉煌?带着这些投资者普
记者:杨总,您好,投资者普遍关心青海明胶作为我国西部化工类上市公司的龙头,到底能不能回到昨日的辉煌,天津泰达成为大股东之后的目标是什么? 杨公:我想首先说明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市场对青海明胶的定位并不是十分准确,认为是一家化学原料类的上市公司。实际上,青海明胶母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的产品分属药品辅料、药品包装、制药和生物保健品等行业。青海明胶拥有国内明胶行业的龙头产品“牛牌”系列明胶产品,该产品为药用辅料,已列入国家药典。而明诺(青海明诺胶囊有限公司)、明杏(青海明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软硬胶囊产品都是以明胶为原材料的药用包装材料,禾正(四川禾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明杏的系列药品和保健品都是大多是以胶囊为载体的。也就是说,在泰达科技收购之前,青海明胶自身已经形成了上中下游齐备的制药领域完整产业链。 泰达科技收购青海明胶正是看重企业自身拥有的医药行业背景和产品优势,今后的发展思路也是相当明确的,将在进一步巩固上游和中游行业地位的基础上,协同创新,大力开拓下游产品市场,迅速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渠道结构和资本结构。将青海明胶打造成为在生物医药及医药包装领域具有自身优势的实力企业。 记者:从泰达入主至今,已经将近两年了,请问您对自己的答卷满意吗? 杨公:确切地说,过去的两年企业还处在一个一边整合一边发展的过程。收购之初,我们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企业的资产状况迫切需要改善,新增的固定资产效益有待提高,股东和企业之间的文化需要融合。在这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青海明胶员工在“协同创新、高效人本”文化指引下的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 在大家的努力下,企业的战略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一方面通过资产置换甩掉了原有的包袱,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大力发展主业。这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从2005年中报、季报看到,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同时,各个子行业的收入都得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公司已经于10月29日发布了05年业绩预增公告。从各项经营指标都可以看出,青海明胶已经走出了企业的低谷,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正是因为在这些指标转好的背后有全体青海明胶员工围绕大力发展主业所做出的努力,也符合市场和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我有信心这样的增长势头将延续下去。我希望广大投资者能满意我们的答卷。 记者:在新的一年里,投资者能期待的事情有哪些呢? 杨公:2006年,是泰达入主青海明胶的第三年了。我们将在前两年积累的基础上,加大在产业领域的投入。 2005年的明胶系列产品呈现了即产即销,供不应求的局面,存货周转率良好,应收账款回收期短。2006年将在原有产能1500吨的基础上实施扩建,计划扩建到2500吨。 明诺胶囊2004年的产能为30亿粒,2005年又分步新增四条生产线,使2005年年末产能达到50亿粒。2006年年末计划将产能扩大到70亿粒,预计销售50亿粒。力争使明诺成为国内前四位的胶囊生产商之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下游生物医药制品的市场开拓工作在2005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禾正制药的主打产品五脂胶囊,2004年已经进入了全国医疗保险药品名录,2005年进了北京、上海、天津等东部沿海城市的地方医疗保险药品名录。与此同时,包括国家三类中药品种在内的几个新药也将从06年开始陆续投产上市,这将大大丰富和改善禾正制药的整个产品结构,为后续增长打下基础。明杏生物属新办企业,在保持原有产品的基础上, 05年又自主开发了“高原红”系列保健品,已经成功进入上海、成都、西安、沈阳等市场。2006年我们将继续进行市场开拓。 记者:您能用一句话作为本次采访的结束语吗? 杨公:青海明胶的核心优势是有目共睹的,青海明胶的2006年是值得期待的,青海明胶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