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姜超:为什么说股市并没有疯狂

2015年05月19日 23:42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今年有一次我有幸和鼎萨投资的彭旭总同台演讲,听他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有感触,他以前是中邮创业基金[微博]主管投资的副总,现在的基民估计都知道新一哥任泽松,他说任泽松是他的徒弟,在上一轮07年大牛市的时候彭旭总带领的中邮基金可是和王亚伟PK得火热朝天。他说当时他选股票特别简单,基本上不看公司,只看行业,而且主要选择五大行业“钢铁、水泥、煤炭、有色、机械”,这五个行业的公司随便买,买了以后回家睡觉,然后一觉醒来到年底就是前十名了,而且这个策略在07年成功,在09年又成功复制了一遍,然后到10年就不灵了,一塌糊涂,他觉得不对劲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11年就自己出来做了,想明白方向以后这两年业绩非常好。

  从经济增长理论来看,彭总所说的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拐点到了。在人口红利的时代,工业化是主旋律,所以凡是和工业化沾边的行业都是风光无两,想当年大家买钢铁股的时候好像也没怎么考虑过公司,叫啥钢的都能涨停。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这个工业化的故事就讲不太动了。

  今年4月份的经济数据刚刚公布,大家如果仔细看一下,就可以发现两大龙头之一的汽车业的销量增速已经降到零了,房地产是去年就变负增了,而中上游的钢铁、水泥增速几乎一色的负增长,发电增速勉强零增,所有这些数据都表示中国工业化已经到了尾声,所以和工业化沾边的产业都看不到太大的希望了。

  所以习大大说中国先进产能要走出去,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这个方向绝对是无比正确的。因为以后只有非洲、印度还有人口增长,靠他们我们的过剩产能还能重新找到希望,而当年无论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还是日本的亚洲雁型发展策略都是过剩产能输出,也都为各国工业产业找回了喘息的时间。但是毕竟做国际生意不像以前在国内那么好做,各种国别和政治风险,而且中国这么庞大的产能也是历史上没有过的,钢铁啥的都是全球一大半在中国,所以国外能承接多少也是个问号,总之走出去这件事也不太容易。

  所以从增长理论出发,我们发现靠人口红利的那个模式已经基本到头了,在这一轮的股市行情里面,大牛股基本上和地产产业链没有太大的关系,核心在于这些行业没有了未来,没有了想像空间。

  我们从13年开始研究新增长理论,发现面向未来我们有三大新增长动力:首先是人力资本,现在我们每年是700万大学毕业生,10年以前大概每年70万,现在多了10倍,也就是虽然劳动力少了,但是劳动力的质量更高了。第二个是创新,也就是美国增长模式。第三个是改革,改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从新增长理论出发,我们发现中国资本市场其实是非常聪明、非常有效的。大家说中国创业板涨得让人看不懂,所以改名叫神创板。我自己有一个解释,为什么创业板涨的好啊,因为人家名字起得好啊,人家叫“创业板”,一听就是创新,你看中小板就涨不过人家,就是名字没人起的好。大家不要小看名字,还记得上周末降息的时候,央妈的风头反而被“匹凸匹”的洋(qi)气(pa)改名给抢了,大家在朋友圈里各种调侃,但是不服不行啊,人家改名以后就是直接两个涨停,现在还在停牌。为什么改名有效?因为中国是个散户主导的市场,散户未必看得懂财务报表,但是名字肯定是看得懂的,所以名字一改、黄金万两啊,君不见“某某烟花”改名“某某金控”,也是涨停!某餐饮公司改成“某某云网”,公司发的债券都还不起、公告违约了,但是股票居然还可以再涨停,没办法,名字好听啊。包括最近市场风头最盛的某某教育、某某信息,其实本质上还是名字起得好,不信你把名字改成某某钢铁、某某水泥试试,保准跌停!所以大家要对上市公司改名字保持高度关注,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在我们看来,创业板的大牛市,其实意味着市场对于未来赋予了更高的权重,无论创新、改革相关的股票都能鸡犬飞升,其实也是在于大家认为这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增长动力,代表了中国梦。而主板的上涨步履蹒跚,也在于主板上的大多数公司是依赖人口红利发展的,代表的是中国过去的增长动力,过去再也回不去了,所以能不能做个美梦还是很不一样的!

  到底目前的创业板是泡沫还是希望?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曾经在北上广三地做了三次论坛,当时请到了新华汇嘉的董事长王卫东,他曾经担任过新华基金[微博]的副总经理,创造过一年翻番的业绩神话,和王亚伟演绎过二王争霸;还有中信产业基金的董事总经理庄涛,最早是华商三剑客之一,在华商时就取得了翻番的业绩,在中信产业基金的这几年业绩再次翻番。这两位都是从业近20年的大佬,亲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都对这轮牛市坚信不疑,但都对创业板表达了非常复杂的感受。

  这几位大佬都是这么说的,说现在大家讲的移动互联网的故事,其实在2001年的中国股市上也讲过类似的故事,只不过现在是加个“移动互联网”的翅膀就能飞起来,而当时是科网股泡沫,插个“桌面互联网”的翅膀也能飞上天,当时讲的也是网上卖水、卖家电、家具的故事,也是故事讲完了一溜的涨停。

  比如王总说2000年春节前他买了三支互联网股票,春节过后收获3个涨停板,但是现在这些股票都没了。按庄总的说法,那一波互联网的故事没有一个兑现的,全是假的。但是投资千古不同局,这次出现了几个真的故事,也就是明显兑现的品种,比如东方财富,一季度单月净利润上亿,高增长,也就是说这一次互联网大潮是有产业基础的。而按照华商刘宏总的说法,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和上一波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的互联网是飘在空中的,现在的互联网已经站在了地上,或者说正在向传统行业渗透,触角已经伸到传统行业的方方面面。所以未来一定会出现这样一批高市值的公司。

  而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如果故事全是假的,那么创业板就是个大泡沫,但如果有真的故事,哪怕真的比例不是特别高,比如说只有10%,那么就和全是假的有着本质区别,就意味着从局部来看可能有些假公司已经泡沫化,但是从整个板块来看未必是泡沫。

  举个例子,其实上一轮科网股泡沫的中国公司不全是假的,包括腾讯、百度[微博]和阿里都诞生于上一轮大潮,但是可惜他们没有在A股上市,否则的话2008年A股也未必会跌到2000点以下。

  而对于目前的创业板而言,虽然市值到了5万亿,但如果未来也能诞生几个类似百度、腾讯一样的万亿级公司,那么目前也未必就是泡沫。无论东方财富、还是乐视网,其实都有成功的可能性,因为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年轻人的消费和投资习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中老年人习惯于电话、电脑交易,但是年轻人更习惯用移动电话交易,所以在移动互联的时代谁是最大的券商并没有定论。而乐视网的美国模式是Netflix,也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电影浏览服务,不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观影潮流,还摇身一变成为发行商,根据用户观影习惯打造了《纸牌屋》这样的经典美剧,成功在全球吸引到了数千万用户。我们过去都习惯盗版下载电影,但是现在版权保护越来越严,下载盗版既不合法又浪费时间,如果有人把好电影电视都买好了,我每年付一点钱就啥都能看,为啥不愿意呢?

  要分清股市的真假,必须理解未来的中国经济。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中国的工业化应该基本结束了,未来工业领域应该会逐渐进入剩者为王的时代,过去鸡犬升天的日子一去不返,但是行业龙头不管在哪都是有价值的。与此同时,与人口减少对应的是工资的上升,我有个深圳开电子厂的哥们跟我说,去年投了一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因为工资实在太贵了,现在出来打工的都是90后,两年以前的工资还是2000块一个月,现在都是4000多块一个月了,而且不给钱马上走人,连招呼都不打一个,所以工资是真涨了。

  而在收入提高之后,虽然衣食住行等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娱乐、文化、医疗、教育等服务业的需求正在崛起。

  比如说,如果大家在周五想坐飞机从北京到上海,如果不提前买票,当天基本上是没希望买到票的。比如说,15年2月中国的电影票房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票房冠军。比如说14年中超俱乐部的营收突破20亿,中超公司的整体收入突破4亿,创历史新高,14年冬季中超俱乐部花了1亿欧元买球员,有着那么多亿万富翁踢球给你看,买个几百块的球票又算什么呢?再比如现在大家去医院看病,基本都提供专家门诊或者特需门诊,花的钱不便宜,但是照样要排老长的队,说明需求还是得不到满足啊。

  再比如小孩上学,上海现在的幼升小都是民办小学先招,考不上的再上公立学校。我们家也是今年幼升小,结果他们班妈妈们都在吐槽,都觉得父母都是名校本科、研究生毕业,小孩智商应该OK,结果全班考民办基本上全军覆没,原因无他,竞争太激烈了,民办小学虽然学费贵,但是教育质量更好,所以好的民办小学的招生比高考还要难。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愿意花钱,结果发现这钱还花不出去,因为大家都想花这个钱,但是没有那么多供给。

  所以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我们发现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如果你盯着工业看,确实看不到太大的希望,人口见顶、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等等不一而足,只能走出去。但是如果看服务业,你会发现充满了希望,服务业的需求无限,但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而供给不足的原因在于过去无所不在的管制,好多服务行业都被国企所垄断。

  但是改革带来了希望,得益于简政放权、国企改革,国企的垄断正在被打破,诸多服务业正在向民企放开,比如说首批4家民营银行已经开业了,东方财富能够收购券商也是在于券商行业向民营企业开放了,中国男足去年在亚洲杯小组赛三场全胜进军8强,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也是因为放恒大进去了。所以我们观察过去一年多股市中表现好的行业,可以发现无论大小,其实基本都属于服务业,比如大的里面券商、保险乃至航空都属于服务业,而小的里面教育、医疗、甚至移动互联网都属于服务业。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同样充满了希望,只不过中国故事的主角从工业变成了服务业,融资工具从银行转向了资本市场。而习大大所倡导的改革、李总理所倡导的创新正在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带领我们走向共同富裕,迎接金融时代,我们不仅有大水牛,还有改革牛和创新牛,股债双牛!

  本文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股市海通证券改革投资内地股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白岩松:庆安枪击案还有四大疑问未解
  • 体育亚冠-巴塔拉点射扳平 国安客场1-1全北
  • 娱乐范冰冰:你找爸我干活 王思聪黄腔回击
  • 财经哪些城市房价在涨:真正能复苏的或仅20城
  • 科技争议A股暴风:饼画好了 该怎么填?
  • 博客抗日神剧裤裆藏雷是在羞辱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大清华等千余高校网站存信息泄漏风险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冉学东:A股牛市正在拓宽贫富鸿沟
  • 朱大鸣:高铁应替代房地产成为新支柱
  • 叶檀:医生应不应该拿高薪?
  • 杨国英:中美牛市的三个不可比性
  • 陈立峰:现在券商股还能再买入吗?
  • 韦桂华:王健林告诉黄光裕什么?
  • 冉学东:资产泡沫化和贫富分化
  • 叶檀:今年不是中国WTO保护期到期年
  • 陶冬:债市风暴不至于让债市崩盘
  • 齐俊杰: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