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汽车行业:汽车行业2008年3月投资月报(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11:33 顶点财经

  大客车企销售毛利率高于其它客车制造商,如宇通客车

  综合来看,钢材涨价可能造成轿车单车成本平均上升300-500元左右,商用车单车成本上升1500—3500元左右。我们认为,钢材涨价对中轻型货车企业、轻客企业影响较大,对中高端轿车制造企业影响很小。而大中型客车因其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定价方式较为机动灵活,成本转嫁的可能性较大。

  对应于上市公司,上海汽车一汽轿车长安汽车中国重汽、宇通客车等行业龙头公司受钢材涨价影响有限,甚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加大规模效应。

  但考虑到产品类型和企业经营特点,我们降低福田汽车的盈利预测水平。

  钢铁石油等原材料涨价是一种长期趋势,是整车厂始终必须面对的问题。近期江淮、重汽、长安等车企领导在接受相关采访时亦表示,原材料涨价有利于整车厂结构调整,使优秀的企业在竞争中凸显优势地位。

  2、汽车行业涨价难度大于钢铁行业

  在分析钢材涨价影响的同时,我们发现大多数车企采取的都是以内部消化为主的化解方式,较少有企业以产品涨价来转嫁风险、维持毛利水平。这引起我们思考另一问题:钢铁企业面对成本上升可以通过产品提价来完全转嫁经营压力,而汽车厂商却未能以提价来应对钢材涨价风险。

  我们认为,汽车厂商提价的难度大于钢铁行业,主要原因有:

  钢铁行业竞争格局为垄断竞争,行业龙头有一定定价能力;而汽车行业为充分竞争,价格行动难以达成或充分实施执行。

  龙头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影响力不一。钢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宝钢的价格策略较为成熟,率先提价后其他各大钢厂相继提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较为有利。而汽车行业中暂时还没有象宝钢这样经营理念成熟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部分公司在细分市场占有30%左右的市场却缺少行业领袖的风范。

  3、提价与市场占有率的悖论

  虽然汽车厂商提价的难度大于钢铁企业,但并不是没有提价的可能。而汽车厂商的担忧理由主要有:

  厂商自身技术水平有限;

  担心其他竞争对手不降价,自己市场占有率下降。

  但仔细分析,上述原因都没有充足的信服力。

  关于技术,我们也认为技术是企业竞争力中最主要的因素,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技术不是唯一因素。在轿车行业中,上海通用的技术和质量并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销量最高;而神龙的产品性能不错,却没有相应的销量。跳出汽车行业,以零售业来说,国美、苏宁占领市场并不是依靠技术,但他们却让很多拥有技术和品牌的家电巨头俯首称臣。关于市场占有率,也是很重要的指标,但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过于关注市场占有率,而忽略了更为重要和最根本的指标:利润。保持市场占有率固然很重要,但其最终目的还是维持企业的利润水平。没有利润的市场占有率是没有意义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