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金三年打造金融控股样板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16:24 《新财富》 | |||||||
以金融控股模式整合 内部资源带来正协同效应 中信国金在短时间里走出了整合期,业绩也开始大幅回升。中信国金在短短3年时间里,总资产规模扩大了35%,股东权益增加28.2%,资本实力不断提高;总收入提高13%,利润增长53.9%(以2004年预期盈利计算),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2004年8月公布优于市场预期的中期业绩后,公司股价表现跑赢恒指14%,成为香港股市表现最佳的银行股。 数据显示,2003年中信国金税后利润总额达到6.56578亿港元,每股摊薄盈利达20.84仙,分别比上年增长21.89%、17.14%。2004年上半年资本充足率为18.52%,比2003年底的18.41%略有回升,虽然回升幅度微小,但却是公司收购华人银行以来持续下跌后的首次回升,对公司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呆坏帐准备约3807.5万港元,大幅减少84%;盈利达4.23138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37.79%,远高于法国巴黎百富勤估计的中期纯利增长24.4%至3.82亿港元,及摩根士丹利估计的增长17%至3.6亿港元。 美林证券分析师认为,中信国金资产质量正在改善。而基金界的综合预测,中信国金公司2004年纯利预计为9.49亿港元,每股获利高达29.8仙,欧、美基金已全面调高中信国金的投资评级至强烈买入。 中信国金整合后带来的协同效应可以从其收购后的经营业绩及市场表现看出。从其换牌上市后经营业绩及资产质量来看,2003年股东权益比2002年增长了5.95%,截至2004年6月的股东权益比2003年底增长了2.96%;2003年总资产比2002年增长了4.89%,2004年6月总资产比2003年下降0.19%。显然股东权益增长速度超过资产规模的扩大速度,而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资产)持续向好,说明中信国金财务结构日益稳固,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图3、图4) 2003年净利润比2002年增长21.9%,如果以2004年底净利润为2×423,138=846,276计算(一般下半年业绩不会差于上半年),2004年的净利润比2003年增长28.9%,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34%;而2002年以来公司的总收入基本平稳。这说明中信国金盈利能力强劲,高盈利来源于多元化业务的整合,及成本与费用的良好控制,显现了中信国金收购华人银行及整合业务之后巨大的协同效应。(图5) 总资产净回报率在2003年回落以后,2004年上半年又有较大幅度回升,说明整合后的中信国金中间业务、高附加值业务及表外业务等占比在逐渐加大,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益。(图6) 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股东资金回报率)2004年上半年升至10.52%,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这说明中信国金普通股股东正在公司经营持续向好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高的回报。(图7) 每股摊薄收益年复合增长率与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基本一致,说明3年来中信国金总股份数变动不大,维持了股权集中度及股票的收益率。中信国金2年多来股价上涨了80%(截至2004年12 月24日),而市盈率PE却稳中有降,说明股票收益的成长大大超过股价的增长。(图8) 市净率PB2003年后保持在1倍多,表明中信国金股票净资产支撑力度较好。(图9) 中信国金历年分红与送配情况 中信国金自2002年11月25日换牌上市以来,几乎每半年对普通股进行一次分红派息,至今已进行过3次派息。随着其业绩的成长,派息的金额也逐年递增,从2003年上半年的0.025港元/股到2004年上半年的0.063港元/股。 短短3年时间,通过收购及资源整合,中信国金已脱胎换骨,成为一家融合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于一身,并且成功构建了跨境操作平台的金融控股公司,正在实现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梦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