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点评 > 《新财富》2005 > 正文
 

中信国金三年打造金融控股样板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16:24 《新财富》

  第二步 : 参照花旗等海外成熟金融控股模式重整业务架构,初步形成三个集团经营、一个集团管理的格局

  收购华人银行后,中信嘉华银行将业务整合成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商业银行三大板块,并根据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架构重整。

  (1) 投资银行业务。这一业务板块主要集中了中信嘉华的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及证券买卖业务,由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资本控股)经营。2003年,中信资本控股综合税后利润约达2.689亿港元,比上年增长5倍。

  2002年2月4日,中信嘉华和母公司中信公司宣布成立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资本控股),持有中信资本证券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资本证券)和中信资本市场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资本市场)的全部发行股本。中信资本证券和中信资本市场在2001年9月分别由嘉佳证券、嘉华金融更名而来。

中信国金三年打造金融控股样板2

  中信资本控股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及证券买卖三大服务领域。其中,中信资本市场的定位是专攻内地市场投行业务,主要为内地公司到境内外上市或香港公司到内地上市提供投资银行服务(表2)。

  2002年3月14日,中信嘉华、中信公司与中信泰富(行情 论坛)(0267.HK)订立中信资本控股股份转让及认购协议。根据协议,中信泰富同意以港币499,591,837元认购中信资本控股新发行股份;同时,中信嘉华向中信泰富转让所持的部分中信资本市场控股股份,代价为港币10,408,163元。2002年5月27日完成交易后,中信嘉华、中信公司分别占中信资本控股25%权益,中信泰富占50%。

  以中信泰富此次5.1亿港元的入股作价计,意味着中信资本控股的估值为10.2亿港元,是其2001年底净资产值4.12亿港元的2.5倍。以中信资本控股2001年纯利3365万港元计算(比上一年度下跌69%),本次交易按30.3倍市盈率估值。

  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说,中信资本控股日后将成为中信系在银行业务以外的金融服务旗舰,并期待今后独立上市。虽然中信资本控股没有内地经纪牌照,但会与中信公司旗下的中信证(行情 论坛)券(资讯 行情 论坛)(600030.SH)合作。

  中信资本控股通过引入中信泰富大大增强了资本实力和扩宽了网络渠道,而且交易完成后拥有约7.8亿港元现金。

中信国金三年打造金融控股样板2

  2004年3月,中信国金宣布以5亿元现金向中信公司收购中信资本控股25%权益,交易完成后,中信国金与中信泰富将各持有中信资本控股50%权益(图2)。

  2003年,中信资本控股综合税后利润约达2.689亿港元,比上年增长5倍。

  (2)资产管理业务。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整合中信嘉华风险资产管理部及嘉华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截至2003年底,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持有的不良贷款总额为5.2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1.44亿港元。

  2002年中信国金成立前,中信嘉华将其风险资产管理部及嘉华资产管理公司合并改组为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国际资产管理)。中信国际资产管理的“整体目标,是在减轻不良资产对公司盈利构成的压力之时,并为集团开拓新的业务范畴,策略性目标则是要配合集团成为金融超市的使命”,并提出三年期目标是成为一家国际市场认可的主攻中国的直接投资公司。

  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成立时,由中信嘉华注入8亿多港元不良贷款及回收资产,2002年底其资产达到12.3亿港元。

  2003年,中信国际资产管理开始积极投入运作,成功追收大批不良资产。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总额为5.2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1.44亿港元,减幅21%。同时公司也将闲置资金投放于股票及衍生工具市场,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及结构性投资总额达1.23亿港元,预期该项投资规模在2004年将进一步扩大。

  除了协助商业银行业务加快降低其不良贷款比率以外,中信国际资产管理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为中信国金建立新的直接投资业务铺路。

  2002年10月,中信国际资产管理与中国节能集团旗下的深圳市国成科技投资公司及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签订协议,组成合资投资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其中投资公司的总投资为6000万元,中信国际资产管理占70%股权。这两间公司的成立,是中信国际资产管理开拓中国直接投资业务的第一步。

  目前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旗下还拥有一家总值4亿港元的资产管理基金(风投基金),负责在国内物色理想项目。公司计划75%的资金自行作出投资,其余部分通过组建合营公司方式进行投资。此外,中信国际资产管理也从事结构性投资,目标是建立一个重点投资组合,集中资源投放具发展潜力的地域及行业,并能平衡长期与短期的投资风险与回报。

  2004年公司在内地的总投资目标金额预计达1至1.5亿港元。

  (3) 商业银行业务。这一业务板块集中了中信嘉华银行和华人银行的银行业务,由“新”中信嘉华银行经营管理。

  2002年11月25日中信嘉华宣布重组,将原中信嘉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注入华人银行,中信嘉华银行的银行牌照交还金管局,华人银行改名为中信嘉华银行(“新”中信嘉华银行),继续经营整合后的银行业务,中信嘉华成为一家控股公司,保留上市地位并改名为中信国际金融(行情 论坛)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国金),直接控股中信嘉华银行、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持有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25%股权,2004年3月持股比例增加到50%。

  经过这一系列的整合重组,成立后的中信国金拥有了作为一个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架构,初步形成三个集团经营、一个集团管理的格局。

  第三步 : 中信国金通过收购中国国际财务公司等举措加快推进内地人民币业务及直接投资业务,并采用矩阵式架构不断调整和加大业务整合的策略与力度,至2004年其业务结构已调整为七个核心产品部门,并分别由四个集团经营、一个集团管理的格局

  中信国金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一个重要角色—借助中信集团庞大的跨境网络,促进中国内地与境外地区之间的双向资金流通,并为中信集团演变成内地金融服务供应商打前站。而在中国资本项目还未开放的情况下,那些在内地、香港及中国台湾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的企业成为中信国金重要的客户群体。要达到利用金融控股模式的优势为这些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目的,构建合适的跨境平台至为重要。

中信国金三年打造金融控股样板2

  然而,中信国金与中信实业银行的融合一波三折(附文2),并且即使是在2005年内将中信嘉华银行上海代办处升格为分行,其获得人民币业务资格的时间最早也要到2007年以后,而收购拥有内地外币业务牌照的中国国际财务,建立内地服务平台,成了中信国金更快捷和适当的选择。

  2003年12月,中信嘉华银行宣布,与四名独立投资者签订协议,悉数购入所持有的中国国际财务(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国际财务)权益,总代价90万美元(以1.1倍的2002年底经调整资产净值为基础),而中国银监会已批准了该项收购。虽然这次收购只属小型交易,但对中信国金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该公司攻入国内市场的首次具体行动。

  1986年成立的中国国际财务,原股东为中国银行、东亚银行(行情 论坛)和野村国际(香港)以及住友银行(日本),是内地首家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为内地企业客户提供外币存款及贷款服务。中国国际财务在2001年及2002年分别亏损3100万元及1200万元。

  按照中国法规,中国国际财务可经营的范围已多达10余项,包括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币有价证券;提供外汇信托服务以及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外,由于是国内注册的机构,如企业向该公司贷款,不需要缴付10%的预扣税。

  因为中国国际财务已拥有外币业务牌照,中信嘉华银行可通过此项收购立即涉足内地的外币业务;而且根据CEPA的有关条文,只要中国国际财务于2003年及2004年连续两年盈利,便可于2005年初申请人民币牌照,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银行服务。对中信嘉华而言,这比通过申请设立分行获得人民币业务要快两年;另外,中国将于加入世贸的第5年,即2006年准予国外银行在中国境内开展人民币业务,因此这次收购也使中信嘉华银行在内地的人民币业务市场上占得先机。

  2004年2月,收购结束,中信嘉华投入4亿元资金,使中国国际财务的实缴资本由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4亿元人民币。其中1亿元用做补充原公司亏损,3亿元用做运营资本。目前该公司除外币存贷业务外,同时也积极拓展非内地居民按揭贷款业务,为港澳、台湾同胞及其他外籍人士在内地置业提供港元或美元按揭。

  随着国内QFII的逐步推行,加上QDII制度的实施在望,将会带动国际及香港专业投资者对全面及高素质研究服务的庞大需求。中信投资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其是中信国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9月,中信投资研究有限公司成立,中信国金持有75%股权,为集团内部及外部投资者提供研究服务。

  中信投资研究定位为一间提供中国相关投资顾问的一站式服务公司,凭借中信公司庞大的跨境网络,作一系列与A股、B股、H股及红筹股相关的综合研究。

  中信投资研究也为集团内部其他部门的投资活动提供研究支持。由两个案例可以清楚看出中信投资研究与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的合作方式:2003年10月29日,中信投资研究与中信资本证券签订研究服务协定,向其独家提供一份香港和中国股票的分析周刊,以及提供若干市场推广支持,服务费为每年180万港元;11月,又与中信资本控股也签订相关服务协议。截至2003年底,中信投资研究从上述两项服务中共收到服务费307.5万港元。

  2004年6月17日,中信投资研究成为中信资本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