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海化学海南停产风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6:59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袁志伟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原本机器轰鸣的厂房转眼间已陷入一片沉寂。

  11月6日,中国最大的大颗粒尿素生产企业——中海石油化学股份公司(中海化学,3983.HK)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海南省的富岛二期尿素装置及中海建滔的甲醇生产设施迫不得已停产,原因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0883·HK)营运的东方1-1离岸气田提供的天然气供应中断。而该气田提供的天然气正是上述两地设备进行生产的主要原料。

  事故发生后,原本十分看好中海化学的投资机构,也迅速地做出反应,下调了中海化学的投资评级。

  据9日美林的研究报告显示,中海化学的投资评级已由“买入”调低至“中性”。报告中指出,因中海化学生产化肥所需原材料天然气的暂停供应而停产将拖累其盈利表现。美林指出,本次事故将可能导致中海化学未来两年的产量增长延迟。

  花旗集团也预计,按照目前每吨340美元的尿素出口价以及每吨575美元的

甲醛出口价计算,中海化学此次的局部停产,可能导致中海化学每月将损失1亿元的营业收入。

  “事故”进展本周揭晓

  获知上述消息后,记者随即联系了中海化学。据中海化学办公室一位员工介绍,在11月6日上午9点半左右,因第三方承包商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所属的一条海底天然气管线附近施工时,损毁了一段输气管线。后经关闭管线、设备停产等紧急措施调整,当日晚间时候,事故就已经被控制解除了。

  中国海油对这次事故也高度重视。当天事故发生后,中国海油总部快速启动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应急系统,密切关注现场情况,并及时将事故情况向国家主管部门汇报。

  中海油方面称:当天,中国海油系统上下快速应对,海上东方1-1平台、东方1-1终端迅速停产并进行天然气紧急放空,以减少管线中的可燃气体,为保障周边社区安全,终端及化肥厂也紧急停产,进行人员疏散;湛江分公司、化学公司应急预案也迅速启动,控制附近居民围观,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害。由于采取措施及时充分,公司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对于这次事故,上述员工对记者说,“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本次事故并非中海化学造成的。而且,有限公司(指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早已经开始了对损毁原因的调查,输气管道的抢修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他还补充说,“虽然损毁的天然气管道位置处于水下,维修起来可能不太方便。但本次事故绝对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严重,保守估计一个多月修复工作就能完成”。

  对于外界猜测本次停产将影响中海化学07年的化肥生产和公司利润的情况,他乐观地告诉记者,停产对公司完成年内计划产量不会有太大影响。他说,“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07年度的计划生产任务。而且,停产的只是富岛二期的装置,富岛一期的天然气输气管道使用的是另外的管线。因此,富岛一期并未受影响,正在如常的生产。”

  中海化学香港地区投资者关系处代表钟颖鑫女士也对此次事故给予了回应。她表示,对于投资机构下调中海化学的情况不便置评。但她告诉记者,中海石油方面已经在加紧抢修,中海化学也会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至最低。她补充说,“中海化学将在本周内再次发布公告,通报本次事件的最新进展,以示投资者”。

  业内人士也认为,随着冬天脚步的逼近,海南省等华南地区的用肥旺季也渐渐进入尾声。因此,这次停产应该不会对中海化学年内的化肥销售带来重大影响。可能影响的是明年春耕时,华南地区供给以及东南亚等国际地区的化肥出口情况。但到那时,破损的海底天然气管线想必早已修缮完成,生产也恢复了。

  据中海化学2006年报显示:去年,中海化学出口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地区的尿素销售总量为290712吨,占销售总量1947261吨的14.9%。

  化肥板块初长成

  虽然这次事故给中海化学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中海化学正借着中海油系的整体优势,朝着自己“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最大的化肥生产运营商和化工行业效益最高的资源转化型企业”的目标大步前进。

  中海化学一路走来可谓“神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海化学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至今,仅仅用了七年时间。

  2000年7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中海化学,以负责拓展石油产业的下游业务。而今,中海化学拥有分别位居海南和内蒙古的三套大型尿素生产装置,尿素的年设计产能总计已达到 184 万吨。另外,南北呼应的企业布局更成功地将运营地区覆盖到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东南及海南等20多个省份地区。

  2006年,中海化学生产的畅销海内外的“富岛”牌大颗粒尿素,被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同年9月29日,中海化学的

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发行。中海化学的上市获得了国际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国际配售部分与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分别获得了53倍和478倍超额认购。上市当日收盘价为2.26港币/股,较IPO价格上升了18.9%,成为香港联交所当日成交量第一大的股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济师陈力华也指出,“中海化学的成功上市,为中国海油化肥板块搭建了国际化发展的新平台。”

  虽然化肥平台成功搭建,但中国的化肥生产企业所面临的产能过剩、原料涨价、限制出口的三大困境也同时摆在了中海化学面前。

  据了解,尿素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化肥品种,去年我国的尿素生产已经开始过剩,而今年的情况更为突出。今年上半年国内化肥市场整体状况供求失衡,众多化肥品种均供大于求,尿素的供应过剩更为突出。

  然而困境是相同的,中海化学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化解困局。

  中海化学通过重组海南富岛化工、并购内蒙古天野化工、合营中海建滔等一系列的运作,初步建立了企业的规模效应。而化肥行业的规模效益恰恰十分明显。百万吨级尿素企业的成本约800元/吨,而年产15万吨以下小厂的成本约1600元/吨。

  而且,得益于同系“大哥”中国海油有限公司天然气等原料充足的供给,也让中海化学具备了更有利的条件获得稳定的成本效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