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传闻频出的万达商业终于宣布了它的私有化方案,最终定价52.8港元每股,耗资345亿港元进行私有化,完成后将申请撤回H股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时间退回2014年底。作为当年香港规模最大的IPO,年末压轴上市的万达商业地产(3699.hk)凭借一己之力将香港推上全球集资规模第二的宝座。对于王健林来讲,区区48港币的上市价并不让他满意,但他还是忍了。在A股排队快多年,又遇到房企上市收紧,被逼无奈的万达只能绕道香港,顺便拓宽国际融资渠道。在上市前,万达还紧急打包了O2O资产到万达商业里,期望带给投资者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事情之后的发展不尽人意。万达商业于去年9月申请A股上市,预期集资不超过120亿人民币,今年3月底又意外公布私有化,引起轩然大波。今天,万达确定将会以高于当初IPO价格10%的价格(52.8元每股)私有化万达商业地产,并计划于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在A股上市,涉资345亿港币。
从上市到宣布私有化方案,短短的16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王健林认为“必须回到A股”?
出师不利
2014年12月12日,万达公开募股第二日,预期的火爆申购场面并未发生。当天香港散户申购额仅为目标的一半,表现出对万达极度的不信任:早在招股书公布时,就有香港记者深入内地一间万达广场,爆料出租率不及招股书所写100%,并且文章反复唱衰万达商业,称其收入主要来源物业升值,一旦房价下跌将万劫不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占上市申购大头(80%左右)的“国际配售”中,国际机构争相抢购万达商业,挤爆全场,被形容“香港股市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如此冷热对比,值得玩味。
虽然最后万达依然获得5倍超额认购,相比中广核286倍认购依旧望尘莫及。更甚者,万达上市不到半天,即盘中大幅跳水9%,当日收盘破发2.6%。
伴随一波市场狂热,万达股价在2015年上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在股灾之后不久还一度创出78元一股的新高。从那之后,万达股票一路向下狂奔,最低曾达到31.1元,跌幅60%,市值蒸发两千亿!
估值汗颜
万达地产在香港被低估是绝对的事实。房地产公司估值采用净资产折让法为主。传统的香港地产公司,股价在每股净资产折让4成左右,而万达商业的净资产折让高达6至7成,这让王健林和万达股东们无法接受。算上万达近年保持的高增长态势以及6倍市盈率,就更不难理解万达商业为何会回归。
万达地产显然并不符合香港人的投资偏好。港股一般看重资金的效率和安全性,资金成本高、杠杆率高、收益率低的企业往往容易受到冷遇。
从上图可以看出,万达的负债率高过行业,而高负债也带来了巨额的财务费用。万达在2014年就打出了“重资产”转“轻资产”的发展路径,从原来大笔投入买地建设商场及配套设施出售,“以售养租”,转向不出财力只出脑力,通过参与选址招商和运营,希望以租金收入为主要营业额占比的“以融养租”。
有研究报告指出,万达商业如果想要保持股价增长,就必须证明三点:一是能持续增加租金收入占比,二是能提高商业运营的能力,三是让新业务,比如电商和游乐园等显示出成绩。从目前来看,租金收入占比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今年1-4月租赁收入为56.2亿元,按年升25.31%。而商业能力的改善和新业务的表现,仍然需要时间的证明。在上市前的报告中,万达依然预计会亿销售收入为主力3年左右,并且存有7000亿可销售货值。另外万达转向三线城市寻找发展机会,虽然希望复制先前低价拿地的发展模式,但是三线城市的需求增长速度和消费潜力让然需要验证。
怎么回归A股?
如果要回归A股,万达首先要出300多亿将公司上市的份额全部买下。据外媒报道,已经有愿意帮助万达回归的土豪们提供融资,万达一不做二不休,和土豪们签署了对赌协议,也让万达面对了毫无退路的境地。
协议规定,如果万达商业地产在2018年8月31日以前,或者从香港退市两年之后,依然无法达成内地上市的话,万达集团将会回购所有股份,回购价格将保证为国内投资者提供12%的年回报率,海外投资者则是10%。
万达如此有信心,主要原因还是其对A股估值的高期待。据悉,万达预计万达商业回归A股后的市盈率能达到20倍左右,而其吸引土豪融资的主要噱头即为“在A股上市带来的高溢价套利机会”。
至于万达是否能顺利回到A股,现在一切还是未知。万达明确表示将会通过IPO而非买壳上市,但现在排在前边的还有几百家公司,何时能等到上市,抑或是万达另有办法,没人清楚。另外,万达的私有化以及回归也可能面对两地交易所的严格审查,不论哪步出了差错,都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万达不断为转型下着巨额赌注,而万达从未担心过一个问题,却可能带来最大的风险:两年之后,A股究竟会不会为万达的回归买账?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