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1999年8月18日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都是上世纪末中国资本市场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一起由证券界的特殊变故引发的两大券商联姻,其结果是中国的券商航母问世。在取得证券业内瞩目成就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两种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评论]

君安证券——昔日辉煌
  想当年:叱咤风云,翻云覆雨
   如果把时钟的指针往前回拨十个年头,中国股市上最牛的券商并不是现在举足轻重的中金或者中信,而是一家业已消亡的公司——君安证券。1992年,退役军人张国庆在深圳创办君安证券,此后,君安在中国股市翻云覆雨长达五年。其咄咄逼人的态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在发迹于1996年至1997年的大牛市中,君安频频得手,尤其在长虹一战中大获全胜,攫取了超过40亿元真金白银的进项,君安也一度执市场之牛耳。[全文][评论]
    张国庆:君安之父
    物是人非,到如今,人们只能从国泰君安这个长长的名字当中,依稀看到那个消逝王朝的背影。随同君安这家一度声名显赫的券商一同陨落的,还有被尊为“君安之父”的张国庆,张国庆苦心设计的一场暗渡陈仓的MBO,不仅没有实现他的财富梦,反而就此将君安送上了绝路,也最终使自己身陷牢笼。[全文][评论]
国泰证券——券商中央军
  1992年,中央宣布组建三大证券公司—一华夏证券、国泰证券和南方证券。三家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注册地分别为北京、上海和深圳,时称三大证券公司,又被称为中国证券业的中央军。国泰证券由建设银行和牵头组建。来自建设银行的周汉荣担任了国泰证券公司的首任董事长。
  1998年,受制于商业银行法对银行对外投资的限制及银证分离的规定,上述三家证券公司的银行持股部分被分别划转给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人事和党务管理权也从中组部下放给了地方金融工委。北京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完成了对华夏证券和南方证券的人事调整,实现了对这两家证券公司的完全控制。到2002年底,国泰君安是三大证券公司中惟一还保留了一些中央军特点的证券公司。 [全文][评论]
   国泰君安联姻

君安之父张国庆兵败MBO 一个王朝的消逝
  1992年,退役军人张国庆在深圳创办君安证券。1993年至1998年间,君安曾为100多家企业承担A股、B股上市及配股业务,筹资总额近300亿人民币。君安在国内下辖60多家证券营业部,其交易量一直在深交所居第一、二位,在上交所亦在前六名之列,其国债交易量也居全国前十名。
  君安从1996年起开始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的购并顾问、海外融资等技术难度较大的业务。1996年以来,君安将其中层以上经理人员轮流脱产培训英语,尔后陆续派至华尔街金融机构实习进修,更使人为君安高层的战略眼光与雄心暗中赞叹。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998年7月24日,在坊间传言多时之后,官方消息终于证实君安兵败,在中国证券报以评论员文章形式发布国泰、君安两大公司的合并消息时,字里行间道出了这样的事实:“君安证券公司的个别领导人涉嫌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司法机关的调查。”。以当时中国最大的一家证券公司诞生的消息来宣告另外一家证券的死亡,这种方式在今天看来,格外具有讽刺意味。[全文] [评论]

国泰君安联姻 谁拯救了谁
  1999年8月18日,国泰君安证券在上海浦东举行揭牌仪式,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为37.3亿元,总资产300多亿元。
  在国泰证券与君安合并时,人们普遍认为是优质的国泰兼并了坏帐累累的君安,但当时一份为此次合并提供的审计报表却显示,这两家公司的资产状况几乎同样恶劣,不良资产比例奇高,都处于破产边缘。后来人们知道,上海市地方政府为这次合并注入了18亿元的资产,光现金就达到14亿元。换句话说,没有上海市政府这一次慷慨的帮助,国泰已经破产过一次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家合并后具有37亿资本金的证券公司,又一次被媒体毫不犹豫的吹捧为“中国证券业之最”,意指其实力了得。但就是这种靠权力喂养出来的“实力”,还是经不起一次熊市的摧残。
  有报道称,在2002年,这家“实力了得”的庞然大物又一次进行了资产剥离,而接受这些不良资产的又是当地财政。[全文] [评论]

   国泰君安联姻幕后恩怨

文化冲突,整合行路蹒跚
   中国券商的内幕常常是很神秘,很敏感的,外人根本无法控究其间。但国泰君安的前景决非没有阴霾。券商是一个高度人性化的企业群体,文化的整合尤其重要。精英扎堆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产生人事矛盾的地方。如果两个券商的文化大相径庭,这种并购是很危险的。当年国泰君安合并后,原来君安的精英骨干在随后几年内纷纷流失就是一个文化整合失败的典型案例。[全文][评论]
张国庆旧部掌印 “小君安”华林证券挂牌
   有“君安之父”之称的张国庆不久前重出江湖。似乎是一种回应,以老君安人为主打造的华林证券也在运作了大半年后即将挂牌。一名刚到华林的老君安人坦言,君安已成为一种情结。“士为知己者死”,一名到华林的老君安人颇为动情地说,“我们都很佩服张国庆,我来华林是冲着原来在君安共过事的一些同事朋友,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可以做点事”。他回忆说,当君安变身为国泰君安后,由于在企业文化等方面不同,慢慢地有的老君安人就陆续离开了。[全文][评论]

国泰君安文化对比
国泰文化
君安文化
 国泰公司的宗旨着眼于“做事”的成份居多。 君安的经营理念自始至终以“做人”为宗旨,创新精神和强悍作风给同行留下了深刻印像。

 国泰崛起的基地是上海,国泰高层在进入证券业之前已是成功银行家。

君安成长的摇篮是深圳,君安高层多为地道的证券业出身。
 国泰在国内的证券业属比较节俭的类型,董事长金建栋至今不过乘坐一辆新款奥迪。  君安很有些国外“白鞋投资银行”(white shoes)式的奢华,公司里奔驰一类豪华轿车司空见惯,姚刚从深圳转任上海,就专程运来了浅色奔驰。
 国泰虽有个别高层偶临球场,多数人更喜欢的还是卡拉OK……  君安的经理们以爱好高尔夫球著称,公司光是昂贵的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证就有近百张。
 消息人士说,国泰与君安两公司的报酬待遇差距巨大。国泰君安确定公司董事长的月薪为5000元。  君安人拿钱拿得多、拿在明处是业内知名的:大的营业部总经理一级的年收入(工资+业绩奖励+补贴)有时能拿80万元到100万元,再往上只能更多。
  券商重组——正在进行时
股市转折之年 券商市场化重组加快
  今年是证券市场的转折之年,当然,它也是券商的转折之年。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汇金公司和建银投资公司将发挥重要作用。业内人士认为,汇金、建银模式为券商的市场化重组奠定了基础,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后,由市场行为主体发起的重组并购有望占据主导地位。[全文] [评论]
2005:券商重组重生
  在股权分置改革从一批试点到二批试点稳步推进的同时,国内证券市场的另外一条主线——券商注资重组行动——也风生水起,踏步前行。两条主线并行不悖,朝向各自目标。[全文] [评论]
  结语
    作为知名券商,国泰君安文化融合的失败,对正在进行的券商重组有很强的启示。可见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不是双方原有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把握规律性,必须对企业新文化进行一次务实的再造。[评论]
 相关专题:央行拯救券商 券商集萃
 特别策划:券商之觞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电:010-82628888转5496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投稿 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