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来讲,乘用车市场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但这其中,客车行业的竞争相对于轿车行业来说,要小一些,厦门汽车是一家以客车生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它旗下有大、小"金龙"两个客车生产企业,它们之间有竞争,但是也在共同壮大。
之所以称大、小金龙是兄弟,是因为他们有着一种“血源”关系。“大金龙”的全称叫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而“小金龙”则叫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从股权结
构上讲,厦门汽车因与东风汽车集团等四家公司各持"大金龙"25%的股份,成为“大金龙”均衡股东;厦门汽车同时又因持有“小金龙”60%的股权成为“小金龙”控股股东。由此,大、小金龙的“兄弟”关系略见一斑。为什么决策者会在一个城市搞两个客车生产企业呢?据了解,“大金龙”在成立之初就将市场,定位在大中型客车的生产和销售上;而“小金龙”则瞄准了轻型车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这两家公司的市场定位完全不同,优势互补成为大、小金龙在同一个城市共存的基础。90年代中后期,我国轻型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小金龙”的轻型车确实无法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而“大金龙”成功的经验也将“小金龙”的视线吸引过来。99年“小金龙”决定开始生产大、中型客车,并将自己的市场也定位在大、中型豪华大巴上。竞争在所难免。
沈伟(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小金龙是生产小车的,海狮和海狮以下等级的车,它没有生产大客车;大金龙是以大中型客车为主,这个分工应该是合理的,匹配的相当好的。当时后期它的小车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办法生存,所以他觉得当时的大金龙市场反响非常好,光是大金龙一家也无法统领客车市场,它在这个空间中把握了机会,同时也由于跟大金龙很近,在技术上、人力资源上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近水楼台这样的条件,所以它的大客车在两三年之内发展的应该说是相当快的,这两三年的成长是大金龙十多年的成长精力达不到的。
小金龙虽然没有大金龙生产大、中型巴士的时间长,但因为有做小车的底子,一上手也显的出手不凡。99年他们发挥厦门汽车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了规划1.5亿元年产2000台的海沧的大型客车生产基地的一期工程,使小金龙2001年很快形成了年产1000辆大型客车的生产能力,加上原来的营销网络,迅速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2001年"小金龙"大、中型客车的产值占到了总产值的83%。
张致民(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98年年末我们试制生产对后来我们决定做大巴非常关键、非常的重要。同时也正是由于我们有这么个过程,使我们在99年年末我们试生产了9台,到我们2000年我们生产投放市场约400台,到2001年投放市场约800台,翻倍的速度在往上走。
记者:您认为,在未来的多长时间之内,您能和它(大金龙)相提并论?
张致民:这个很难说的准,应该说有三年的时间,还是有这种可能。
小金龙的成功转型不能不让大金龙对其另眼相看。但最让大金龙苦恼的还是小金龙在对外宣传上,一直使用厦门金龙的宣传字样。
沈伟(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就是因为它在厦门,又同时拥有同样的商号,使得我们两边的尴尬,和我们对市场的一种反应更加的激烈,表现的更加突出。
张致民(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如果是有问题的话主要是混淆在金龙这两个字上。
沈伟:混淆会带来两家在销售上的冲突和矛盾,我不去评论两家企业在产品上的差距。
张致民:对外卖车的话,我们公司的品牌是金旅牌;大金龙公司的是叫金龙牌。图形商标我们两个是不一样的。我是圆的、它是椭圆的,当然里面还有一些符号线条,这有差异的。从我看的话,好象我们没有沾它什么光。
刘爱国(厦门金龙汽车联合工业有限公司生产部总监):竞争肯定是有的。在产品的开发、到市场价位、到销售策略我们双方都有竞争。但我想这种竞争可能有助于双方的共同壮大。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
采访中,大、小金龙的员工对竞争的手段避而不谈,但都不回避小金龙目前的技术骨干大都有在大金龙的工作背景。你家有一款新车型,我家跟进;你家推出一种营销战略,我决不落后。那么,小金龙到底会不会对大金龙构成威胁呢?
沈伟:我不认为小金龙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记者:谁是你的竞争对手呢?
沈伟:已经构成威胁的是宇通,宇通的成长性很好加上它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它有它的融资能力的保证,而且它有一个即将成为股东的一个团队。
小金龙虽然还没对大金龙构成什么威胁,但大金龙却不再把追求企业帐面的资产,作为衡量企业可运作资本的关键。而是考虑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控制最大的资源。99年他们采用技术、品牌入股、苏州机械局提供场地的方式在苏州建厂,当年获得800多万元的收益。低成本扩张让大金龙看到了企业发展的曙光。2000年他们又将市场有拓展到了武汉、绍兴,加上厦门四个基地共销售大、中型客车6346辆,收入达到19.28亿元,一跃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净资产回报率也达到了60%。低成本扩张不仅给大金龙的股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且还给它的经营者带来了理念上的成熟。2002年3月,大金龙在世界巨头抢滩登陆中国市场的时候,与印度第二大客车生产企业--JCBL签订技术协议在印度建厂,将战场拓展到了国外。
沈伟: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一个拓展,事实上是一个尝试,而这种尝试对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是必须要走的路,现在不走将来也要走。反过来促使我们对国内市场的销售和策略上的调整。
翻开厦门汽车的年报不难看出,2001年公司从大金龙分得现金红利1400多万元,而从小金龙分得红利1200多万元。我们暂且不说这两家企业给厦门汽车带来的利润谁多谁少,单从这两家企业的效益就可以看出,大、小金龙这对兄弟还是在竞争中得到了各自的发展。建厂的十二年间,大金龙的注册资本由2000万扩大到3600万,增长不过1倍;但大中型客车的产销量却由最初的8台增加到2001年10695台,增长了2470倍;销售收入也由最初的负数增加到2001年的31.28亿元;净资产回报率增加了15倍。而小金龙的资产规模也由建设之初的4000万,增加到1.58亿元,总资产达到6个亿。
主持人:你觉得我国客车市场向上的趋势能维持多久呢?
董建华:我个人估计的话应该是未来3到5年这个时间范围应该没有问题,主要在“十五”期间这样一个范围。
主持人:3到5年,为什么?有一些什么样的因素将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呢?
董建华: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讲,国民经济在这个时间能保持7%这样的一个速度。汽车行业的话,已经进入快速的增长阶段,那么基本上连续3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这个大的背景保证它增长的潜力。第二方面,从需求来讲,旅游客车,高速客运,还有城市类公交车,对它形成内在需求的拉动,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主持人:这种需求的拉动,另外你说3到5年,也使我想到,因为我们中国加入世贸之后,5年之后大概这个汽车关税基本上就降到最低了,跟这个也有关系吗?
董建华:我个人觉得关系不太大,因为这个本身来讲,客车行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入关来讲,对它来讲是机遇,而不是一个挑战。所以从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讲比较低,所以入关以后,实际上我们出口有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主持人:目前我国的客车企业,要想在这个市场当中占得一席之地,那么它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素质
董建华:那么对客车企业来讲,要想占有一席之地,我想有这么几点,第一点要有一定的规模,像年产十几辆,几十辆,甚至上百辆这种企业的话,可能生存的这种机会不大。第二,必须有一个比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的产品,保证这种产品必须要有比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第三个就是要有一种比较科学的一种管理制度,或者一个比较灵活的经营机制,比如像厦门客车,或者宇通客车这样的企业。这是三点。
主持人:作为投资者怎么样寻求客车板块投资机会?
董建华:那么客车板块投资机会,我想主要关注个股基本面上的一些变化,因为个股本身来讲,它的业绩增长是比较稳定,如果说一个企业推出新的产品,或者它提出跟外商合资来提高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这种消息对这个公司来讲都是比较大的利好,所以投资者应该关注一些这方面的一些变化。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