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
2020年05月28日 01:31 新京报

原标题: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

  2020珠峰高程测量于4月30日正式启动,由自然资源部会同外交部、国家体育总局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这是继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后,我国时隔15年再测世界最高峰。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登顶测量和交会测量的成功完成,标志着本次珠峰测量任务的外业测量工作圆满完成。峰顶测量完成后,将对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才能获得珠峰高程最终数据。

  ◀2020珠峰高程测量于4月30日正式启动。

  ◀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第一次向珠峰顶峰进发。5月8日,发现流雪危险,撤回前进营地,队员分两批撤回大本营进行休整,等待第二个冲顶窗口期。

  ◀5月16日,测量登山队再次冲顶,预计5月22日为攻顶日,后因气旋风暴“安攀”的影响,测量登山队决定撤回6500米前进营地。

  ◀5月24日,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第三次向顶峰发起突击。

  ◀5月25日,队员从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出发。

  ◀5月26日,队员从海拔7790米的C2营地出发。

  ◀5月26日,队员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5月26日凌晨4时,6名修路队队员出发铺设安全路线绳。

  ◀5月26日下午4点多,6名修路队员把安全路线绳全程铺设至珠峰峰顶。

  ◀5月27日凌晨2点10分,队员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冲顶珠峰。

  5月27日8时许,测量登山队通过海拔8700米的第二台阶。

  5月27日10时,队员通过8800米横切,意味着所有难点已经通过。

  5月27日11时,全部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现场】

  趴着过大风口,一小时没能搭起帐篷

  5月27日8时许,测量登山队通过海拔8700米的第二台阶;10时,队员通过8800米横切,意味着所有难点已经通过。11时,全部8名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此时,距离他们凌晨2点10分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冲顶珠峰,已经过去了9个小时。

  为什么要选择凌晨出发登顶?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下午以后,珠峰峰顶风特别大,比较危险,一般到了下午1点钟,不管登到什么位置都必须返回了。而此次珠峰测量,队员们还要在峰顶开展多项工作,需要富余一定的时间,所以选择凌晨出发。

  此外,他介绍说,凌晨雪不粘脚,且队员们攀登的时候有头灯,可以探照到十几米远,不存在看不见的问题,是很安全的。

  出发前一天,队员们才刚刚艰难地通过海拔7500米的危险点“大风口”。

  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接应组组长次仁桑珠介绍,5月25日,队员从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出发时风就比较大,行进至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时风力变大。大风迫使队员们无法正常攀登,只能趴在路线上慢慢前进。抵达海拔7790米的C2营地之后,队员们在大风中花了一个小时也没能把帐篷搭起来,只能抱着石头趴下躲避大风。

  “队员们行进非常艰辛。”次仁桑珠解释说,修路队员和测量登山队队员之所以在这样的大风中继续行进,是为了能赶上5月27日的攻顶窗口期。

  “5月25日晚上,队员们在大风中艰难地搭起7顶帐篷后,一直担心帐篷会被大风吹走或吹坏。我们三个人挤在一顶帐篷里,只能抓着帐篷杆坐着休息。顶峰测量所需的仪器被队员们小心保护着。”次仁桑珠说,队员们一晚上几次出来加固帐篷,大风一直刮到26日5时才减弱。

  原计划5月26日凌晨3时出发的6名修路队队员起床后发现风太大,向前进营地汇报后,得到延后一小时出发的指令。经过12个半小时的坚强奋战,5月26日下午4点多,冲锋修路组6名队员把安全路线绳全程铺设至珠峰峰顶。

  【过程】

  测量登山队三次向珠峰峰顶发起冲击

  2020珠峰测量路线包括六个营地,直线距离约19公里,高差约3600米。

  测量登山队员们需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途经中绒布冰川和东绒布冰川抵达海拔5800米的中间营地宿营,再前往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此处氧气非常稀少,高原反应强烈。

  休整完毕后,队员们需途经海拔6600至7000米的北坳大冰壁,再途经海拔7028米的一号营地、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到达海拔8300米的三号营地,最后的冲击需经过海拔8680-8700米的第二台阶。

  此前,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第一次向珠峰顶峰进发。5月8日,修路队员准备通过北坳冰壁时,发现攀登路线上雪比较深,有流雪的危险,撤回前进营地。登顶时间比原定日期延后。因天气原因,队员分两批撤回大本营进行休整,等待第二个冲顶窗口期。

  5月16日,测量登山队再次冲顶,预计5月22日为攻顶日。但受气旋风暴“安攀”的影响,海拔7790米以上区域,雪深过米,为保障队员安全,测量登山队决定撤回6500米前进营地,休整待命。

  5月24日,测量登山队的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8名队员第三次向顶峰发起突击。5月26日,他们从海拔7790米的C2营地出发,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5月27日,在通过北坳大冰壁、大风口、第二台阶三大危险点后,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终于成功登顶珠峰。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专家成员蒋涛博士向记者解释,测量登山队员登顶难度更大。“他们的准备时间只有几个月,不仅要携带大量仪器设备,还要保持清醒头脑和良好体力,在登顶后完成全部测量工作。”

  【结果】

  珠峰最终高程数据将在数月后公布

  蒋涛介绍,登顶测量只是获取了最重要的测量数据,真正的结果,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处理和反复检核计算。据介绍,在测量工作完成后,技术协调组将组织相关单位完成全部的外业测量数据整理,包括峰顶数据整理,外业观测成果质量检查、数据汇总等。之后,将全部外业测量数据提交给数据处理团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最后,还要经过权威专家核定并上报。

  “数据处理大概就要2到3个月时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得出峰顶的三维坐标,这里面也包括高度、平面的数据,同时我们也得到珠峰地区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综合确定珠峰精确海拔高程。”

  据悉,2005年珠峰测量队于当年5月22日登顶,经过近5个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于10月9日向世界公布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数据: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米。

  【突破】

  珠峰高程测量成果可用于多领域研究

  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高度,这同时也是一项代表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测绘工程。据悉,本次珠峰高程测量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并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

  据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成功登顶后,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了峰顶雪深,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

  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这同时也是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这将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并获取宝贵的科学数据。

  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200米至6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

  蒋涛告诉记者,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珠峰北侧地区开展航空重力测量。他解释说,珠峰地区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地形地貌极其复杂,绝大部分地方人员无法到达,存在大量的重力数据空白区,这严重制约了海拔高程起算面的精准度。

  为了填补珠峰地区地面重力资料的空白,此次测量应用了航空重力测量技术。“航空重力测量结合地面重力测量的结果,再结合卫星资料获取的数据,通过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把珠峰高程起算面精准地确定出来后,就可以精确测定珠峰高程。”

  据介绍,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重力测量成果可用于珠峰地区区域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和冰川变化、地震、地壳运动等问题的研究。

  新京报记者 吴娇颖

  新京报制图/赵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程测量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5 金宏气体 688106 --
  • 06-03 博汇科技 688004 --
  • 06-03 酷特智能 300840 --
  • 06-01 中天精装 002989 24.52
  • 05-29 天合光能 688599 8.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