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喻
上周,一同事顶着麦粒肿忧虑地说,怎么办怎么办?“跳一跳”跳得我眼睛都发直了,怎么只有316分,听说张晓龙打了2000多分,他是神吗?张小龙是神,微信之神。他一手打造的这款手机APP已经全面进入你我的工作和生活。在微信小程序出师不利的情况下,小游戏被寄予厚望,也果然不负重望。
游戏是一把利器,是因为我们已进入“娱乐至死”时代,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下,我们的业余生活被娱乐所占据,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泛娱乐行业如此兴旺发达。如果不认可,请回头想一下:2018年伊始,你的朋友圈被谁刷屏?茶余饭后的话题被谁承包,是袁立撕逼“演员的诞生节目组”,李小璐与PGONE出轨门,还是亚太第一行律师炫富?或者“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大大解放了劳动力,让我们有更多时间进行娱乐。换句话说,不是所有人都会玩游戏,但每个人日复一日地刷着手机,浏览着腾讯、微博热搜上的信息:×××公布恋情,×××宣布离婚,××出轨,××丑闻。我们在屏幕这头,品尝着窥屏的乐趣,多几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谈过就忘。
这点历史早有证明。在经济衰退期,娱乐世界的力量不仅在舆论上占着永远的上风,而且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比如“口红效应”,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因为口红在美国是一种较为廉价的消费品,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消费欲望只能在这些相对廉价并且能给人带来精神上满足的非必需消费品上。因此,口红以及文化类的产品销量,在经济衰退期间都直线上升。同样的在2007年的经济危机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口红、面膜销量屡创新高,这和其他大宗商品以及奢侈品的低迷销量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再比如“娱乐明星”,1929年的经济衰退虽然让美国的众多工人下岗,企业倒闭,但是却捧红了秀兰·邓波儿这个曾经的美国国民巨星。而那个时代也是美国电影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这些巨头电影公司,也都是在大萧条期间建立的。
现在我们不仅有明星,还有网红,还有各种被企业管理耽误的企业家,你方唱罢我登台。这个娱乐圈永远热闹沸腾,永远不缺话题。这样的时代,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结果。一方面是是物质的大丰富,饭都吃不饱的时代,谁还想着娱乐啊,不仅要努力地活下来,还要加倍努力比别人活得更好;一方面是现实的无奈,面对着升学难、就业难、阶级固化、房价爆炸这样的现实该有多痛苦,看看二次元世界里的与世无争,想必也是一种净土。还有快节奏的工作与通勤,劳累了一天,只想瘫在沙发上,看看让人放松的选秀节目和电视剧,而商业在需求的推动下,资本加速度达成了这一想法的快速实践。
在这个时代,一个多元素无限混合的信息炸裂的时代,娱乐已经变成一种刚需,泛娱乐产业已经被视为新的经济支柱之一,人们无需再纠结房地产/高端汽车等等产业将会是怎样一场灾难,只需要知道越是在这种时期,老百姓必备的生活消费品将继续坚挺,闲着的大脑越容易被各种符号信息袭击。可以大胆地预测,在未来10年,泛娱乐产业会燃起熊熊烈火,我们的生活将细分又重合,一头是“圈层化生活”,“爱豆”、偶像,“唯粉”、舞蹈圈、瑜伽圈、航模圈、摄影圈;一头是一致, “我们就算不住在同一个小区,但至少看着同一部剧,看同一个公众号,听着同一个大V的人生经验”,迎接这个全新的时代。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