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半年报” 供给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重华 郭晋晖 林小昭 冯芸清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显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邢志宏表示,总体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可以有两句话:一是稳的格局更加巩固,二是好的态势更加明显。

  上半年经济稳固

  今年上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成效持续显现。首先是过剩产能有序化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房地产去库存效果继续显现,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末扩大3.2个百分点。企业杠杆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具体到工业企业方面,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6%。

  此外,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8亿元,同比增长22.7%,比上年同期加快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得益于我国持续性的调结构、转型升级、去产能,尤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并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显现。

  在房地产方面,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6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5%,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数据在今年前四月创下近两年新高之后连续两个月回落。

  邢志宏分析,目前销售增速的回落主要是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但是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在调控方式上也不仅仅是在限买、限贷、限售,为了解决供求矛盾,还加大了土地和房屋的供应,这就使得房地产投资的变动幅度没有以往那么大。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分析,一二线大城市纷纷增加土地供应,除了顺应人口流动趋势,解决实际住房需求外,也是增加有效投资、带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

  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创出近三年来的同比新高,全国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就业数据的这“一高一低”,表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

  下半年延续好的形势

  在供给侧改革推进下,上半年经济好的态势更加明显,为下半年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邢志宏说,一是结构在改革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使产需结构进一步优化。

  今年以来,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半年服务业的增速快于二产增速1.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达到了54.1%,高于二产14个百分点。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2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了12.2%和32.2%。

  二是动能在转换中增强。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创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市场主体竞相成长,1~5月份全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同比增长了14.7%,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1.56万户。

  三是质量在转型中提升。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邢志宏认为,当前实体经济发展趋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不断地巩固;需求在稳步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不断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期向好,经济发展的信心持续提升。

  从先行指标展望下半年,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1.7%,比上个月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11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了54.9%,比上个月提高了0.4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保持在54%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同时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了113.3%,也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邢志宏表示,我们也注意到,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一些国际组织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综合以上的情况,可以说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将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