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框架

  农历新年伊始,货币政策就成了关注的焦点。在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宣布,自2017年2月3日起,上调隔夜、七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幅度在10-35个基点之间;当天,公开市场7天、14天、28天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也各上升了10个基点;同日央行网站发布的消息还显示,在节前的1月24日,6个月、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分别上调了10个基点。

  需要指出,在美国,公开市场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就是加息,但在我国,加息是指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还是以存款为主,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还是以贷款为主,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反映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环境和框架具有独特性。也因如此,上述利率的上调并不能反映央行有加息的意图。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我国的货币政策环境在发生变化,货币市场利率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例如,9月以来,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有所收紧,利率有所上升,这影响到了非金融企业的贷款利率。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披露,9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5%,较6月上升了0.07个百分点。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尚未发布,但可以预计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会进一步小幅上升。

  另外,有分析指出,9月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2%,9月末10年期国开债利率为3.13%,而目前10年期国开债利率已经接近4.1%,这意味着,银行发放住房贷款的利润越来越薄。如果货币市场利率继续走高,银行有很大可能会提高房贷利率。

  可以说,加息并不是央行的政策意图。虽然当前经济运行有企稳的迹象,但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基准利率的调整需要非常慎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

  央行上调多项政策性利率,目标是适度收紧流动性,以“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防控金融风险、防控资产泡沫。货币市场利率上行,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起到收紧流动性的作用。实际上,央行早已通过“锁短放长”等方式在抬升货币市场的利率。现在央行又上调多项政策利率,进一步表明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决心。

  货币政策操作的理想结果是,在收紧货币市场流动性、推动去杠杆防风险的同时,又不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是我们期盼的“松紧适度”的货币环境。但这是不容易实现的。从这两年多的实际情况来看,合理充裕造成货币市场大繁荣,流动性泛滥,大量资金在金融和房地产领域循环,导致资本市场风险积聚,而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下降得并不多。目前来看,从实质宽松中受益的是资本市场,但收紧则会使实体经济承受更高的融资成本。

  要实现松紧适度、流动性基本稳定,需要货币政策框架的变革,使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变得畅通。央行近年在推动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的转型,这是对货币政策环境变化的适应。但我们也要看到,价格型工具在某些方面也有局限性,例如,似乎不足以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央行通过运用多种工具,维持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基本稳定,但流动性却很宽松。而且,从2015年到2016年,货币市场的利率明显上升,但宽松的局面却没有根本改变。因此,对于货币政策框架如何变革,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责任编辑:李彦丽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