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8日01:3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实习记者 张虹蕾 李少婷

  由于未能遵守重组交易承诺,鞍重股份(002667.SZ)副总兼董秘张宝田收到了监管部门的“黄牌”警告,这对陷入上半年业绩亏损困境的鞍重股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9月27日晚间,鞍重股份公告称,由于未能遵守在4月22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作出的承诺,张宝田收到证监会辽宁监管局(以下简称辽宁证监局)《关于对张宝田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以下简称警示函)。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7日晚致电鞍重股份,但截至发稿尚未能接通。

  鞍重股份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也十分惨淡。其最新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798.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5.1%。

   董秘遭“黄牌”警告

   警示函称,张宝田未能遵守鞍重股份在2016年4月22日公告的报告书中所做的承诺,于6月14日卖出所持鞍重股份股票15万股,涉及金额427万元,辽宁证监局根据规定对其出具警示函,并将相关违规记录记入诚信档案。

  按照重组交易报告书中所述,鞍重股份全体董事、监事、高官为报告书的内容可靠性“背书”,并称,若交易所提供或披露的信息涉嫌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在形成调查结论以前,不转让在该上市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

  2016年5月27日,鞍重股份因重组交易披露的信息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至今尚未结案。而在这4个月期间,鞍重股份多次发布公司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风险性提示公告,风险至今尚未解除。

  张宝田抛售股票的缘由尚不得而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鞍重股份公告发现,张宝田6月14日的抛售之举尚未进行公告。

   坎坷重组路终搁浅

   重组交易被立案调查、董秘违诺抛售股票让鞍重股份的重组雪上加霜。

  5月28日和5月30日晚间,鞍重股份公告披露鞍重股份和九好集团均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双方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双方进行立案调查。

  证监会的调查书也引起了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的注意,5月30日,鞍重股份又收到了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对于重组事宜的问询函。

  2016年月6月23日,鞍重股份重大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团顾问西南证券也被立案调查,公司并购重组申请被暂停审核。7月12日,证监会下发通知书,决定终止对鞍重股份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查。

  上述重组交易早在2015年11月就曾被鞍重股份提上日程。收购九好集团是鞍重股份迫于业绩逐年下滑下出的一步棋。彼时,在11月的预案中,鞍重股份就称,经营能力减弱,持续盈利能力迫切需要加强。

  鞍重股份公告显示,公司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分别为5861.86万元、4682.56万元及1226.63万元,同比分别减少11.69%、20.12%及48.40%,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鞍重股份的主业为后勤托管服务平台,带着“浙商新产业(新模式)20强”、“浙商新领军品牌”等诸多光环的九好集团对其前景颇为看好。同时,鞍重股份称自身资产质量一般,缺乏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较低,主营业务不够突出,拟将盈利性较弱的资产剥离,同时置入行业前景良好、盈利能力较强的后勤托管服务资产。

  按照鞍重股份的计划,其拟通过资产置换,置入九好集团100%股权,预估值为37.18亿元。而在交易完成后,鞍重股份也将变身为一家后勤托管服务平台企业。九好集团将圆梦借壳上市,九好集团管理层郭丛军、杜晓芳夫妇将成为鞍重股份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目前,这桩一举两得的买卖暂被搁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牟其中为什么“见不得阳光”?

牟其中的错误在于,在这种“见不得阳光”的寻租过程中,他又渴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同时还显示出一份十分醒目的异端姿态。他连续不断地、让人瞠目结舌的、恶作剧式的承诺最终让他在政界、经济界、传媒界和社会公众层面多重失信。

实现中国包容性发展需法治保障

法治能够使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代价最小的方式,去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利益平衡,而且这个最大公约数出来以后,可以得到的是在法治保障条件下可持续的多轮的动态优化,来实现中国的包容性发展。

优质公司都去海外上市怎么办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得不要靠吸引外资、“交学费”的方式来完成的话;那么今天要改变大批优质中国企业“肥水流到外人田”的现象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嘲补短板”来实现。

限购限贷就是楼市的“饥饿营销”

如果货币泡沫蜂拥进入各大城市的地产市场,再过一段时间会是怎样的情景呢?通常而言,如果地产市场出现大崩盘,则意味着国民经济面临“灭顶之灾”;试想想:如果土地开发大大超越了城市生产力水平,未来会出现多少“死城”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