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1日01:21 每日经济新闻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每经记者 李蕾

  “银行这些机构的钱实在太多了!”近日,某基金公司人士忍不住向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感叹。

  的确,去年以来,委外资金一直加速流入公募产品,搅动市场。此前理财不二牛也曾多次报道“庄的基金”,但从年初至今,“庄基”预期收益率却在走下坡路。

  虽然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承载力高,但“庄基”普遍追求绝对收益,也提升了基金公司管理难度。当大量资金找上门后,一些大公司不愿意再做不划算的买卖了。

  因此,尽管目前基金公司对委外资金仍持积极态度,但相比之下,大公司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可以和机构谈条件、满足双方需求;而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公司则会用更激进的方式,争取委外资金的青睐。可以想见,基金江湖全新的格局和规矩正在形成。

   预期收益率不断下降

   虽然不会在合同里白纸黑字地写出来,不过委外资金对回报率的要求却是约定俗成的事。某银行资管人士表示:“除了安全性之外,委外主要就是看收益率。”

  当然,通过买入并持有的方式,在没有个券风险的基础上是能够对收益率进行预估的。上述资管人士举例道,如果持有1年期以内的低风险产品,再加点杠杆,只要证券本身没有违约风险,持有到期就很容易实现预期回报。“对很多机构来说,如果没有违约风险,买的哪个评级券种、大概能实现多少回报都是可以预期的。”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也告诉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公募基金的优势在于公开透明,杠杆和投资的范围都有明确方向和限制。另外,所有产品的回报都来自资产回报,无非是包装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从今年年初以来,债券市场收益率不断下行,基金公司普遍对委外资金的接受程度向下走。”刘亦千指出。

  一位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透露,今年年初时,债基产品的收益率还可以达到5%,现在纯债产品要做到4%都不容易。“加点打新收益可以增强收益,大概可以达到4.5%左右,但也在不断下调”。

  另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则表示,其公司内部对这类机构定制产品的收益率预测“估计能达到4%”,相比之下就保守许多。他同时强调,这项业务是基金公司和机构“互相沟通需求,大家商量着来”,并且肯定不会承诺收益。

  刘亦千指出,这其实从侧面反映出面对委外资金时,不同规模基金公司之间话语权的差别。

   大型公募“站着把钱挣了”

   虽然基金公司对委外资金仍抱积极态度,但细看之下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一位中型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就对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坦言,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都无法拒绝委外资金,但“规模较靠前的几大公募基金不追求规模、只看业绩的话,也许会对委外(资金)有所控制;而中小型公司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敞开大门”。

  那么,这些自带话语权的基金公司与机构交涉的过程中,重点注意的细节有哪些呢?上述大型公募基金人士透露,规模和费率是其最看重的两个指标,“亏本的肯定不能做”。

  资金规模自不必说。今年5月,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工银瑞信泰享三年理财债券(002750)提前结束募集,首募规模达到惊人的300亿元,堪称行业“巨无霸”,但其有效认购户数仅有235户,正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庄基”。

  此外,基金规模和管理费当然密不可分,说到费率这一块,又得一分为二来看,即管理费和申购赎回费率。

  去年5月成立的易方达安心回馈混合(001182),机构投资者占比99.46%,管理费0.6%;相比之下,机构投资者占比仅有0.09%的易方达新丝路混合(001373),管理费却高达1.5%。另外,前述工银泰享三年理财债券的管理费为0.25%,其余普通债券型基金则在0.7%左右。

  该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对于定制型产品,管理费其实不会做大调整。而“对于机构进出这一块的费率,以及相应门槛,比如A类和C类,则会根据其需求做些小变动”。

  理财不二牛还发现,机构占比达93.40%的华夏聚利债券(000014),在申购金额小于100万元、100万~200万元、200万~500万元的前端申购费率分别为0.6%、0.4%和0.2%,相比该公司旗下其他债基的费率低20%。

  除此之外,定制基金C类份额的门槛也高出一大截。首次申购普通基金C份额的单笔最低限额从10元到数千元不等。不过,定制基金动辄宣称首次门槛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那基本上就等同于贴上了“机构定制、非请勿进”的标签。这也需要基金公司在普通产品的基础上做出调整。

  “这些都是协商的重点,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公司会直接跟机构谈相互的需求,双方都满足就开始做产品了。”

   中小基金公司“夹缝中生存”

   上述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和机构商讨定制产品都是“一事一议”,规模和费率是双方较关注且商榷后能确定的指标。而在具体收益率上,“机构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要远超收益率,且债市基本都较公开透明,收益有多少大家也都清楚,所以会有正确的预期”。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刘亦千就指出,话语权更强的大公司能很理性地说没有预期回报,甚至可以选择拒绝,但小基金公司就别无选择了。不仅不能拒绝,还要在把控住风险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提高收益率、降低费率以及提升市场吸引力。

  以华福基金为例,其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机构持股占比高达99.37%。纵观该公司旗下的债券基金,其申购、认购费率都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费率最高的华福长禧(002570)在500万元以下的申购或认购费率也仅有0.3%,其余均为0.1%;金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则免收这笔费用,而赎回费率几乎都为0.1%。相比之下,行业平均水平通常是申购或认购费率在100万元以下的为0.6%~0.8%,100万~500万元的0.4%左右,500万元以上0.2%,还有不少债基持有一年以内的赎回费率为1.5%。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大公司越来越直的腰板比起来,中小基金公司在和机构的“交锋”中显然无法这么硬气。

  “其实达不到预期收益很正常,合同上也没有约束,但下次就没人再找你玩了。银行其实也会有这方面担心,所以也会尽量选择靠谱的机构来做,这就是建立白名单。”

  上述银行资管人士也表示,只有在资金管理规模、历史业绩、风险调整后收益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综合得分高的公司,才能进入白名单,“小基金公司也就只能拼一拼收益率”。

  一方面是不断下滑的市场行情,另一方面则是降不下来的收益要求。“夹缝中求生存”,这或许是当下小基金公司为了分得一杯“委外羹”的真实写照。

   专户产品也转公募

   除了不同规模公募基金对委外资金的态度变化,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还发现一个趋势:不少专户产品正在“转向”公开发行的公募产品。

  2011年4月,华夏基金公开发行的亚债中国债券指数,被称为市场上第一只专户转公募的基金。在此之后,不断有类似产品面市,虽然无法在公开文件中查到该基金是否由专户基金转变而来,但在相关推介中还是能窥见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有营销人员告诉您,“我们这个策略在专户已经做过了”,并向您介绍其在专户运作的收益,那么十之八九该基金的前身就是一只专户产品。

  上述大型公募基金人士指出,目前有一些做专户业务的正慢慢转到公募,“公募信批透明、相关要求严格,费率跟专户也不一样,一个收管理费,一个按业绩提成,公募费率或许更有吸引力。所以还是看银行的风格,求收益就投资于风格更激进的专户,求稳、求透明当然还是选择公募。”

  刘亦千也分析称,很多公募基金在刚推出时,预期普通投资者很难接受,都是通过专户找到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一起运作。等受到更多机构投资者认可,也被普通投资者接受,就转成公募基金。

  “无论如何,可以预见机构定制基金才是未来的行业趋势。”他总结道。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