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0日01:31 证券日报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伊利被阳光保险举牌仅仅是险资“入侵”的开始

  ■本报记者 夏 芳

  遭遇阳光保险举牌的伊利股份,昨日以紧急停牌来应对。

  根据伊利股份发布的停牌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非公开发行股票,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股票自9月19日起紧急停牌,连续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同时,伊利股份还承诺,公司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上述重大事项,并于股票停牌之日起的5个交易日内公告事项进展情况,10个交易日内明确该事项及停复牌事宜。

  在业内人士看来,伊利股份选择停牌,筹划重大事项是吸取万科教训,不想再被险资增持。

  紧急停牌应对险资再增持

  事实上,对于股权相对分散的伊利股份来说,面对资本市场上众多的“野蛮人”举牌上市公司,也曾担心被险资举牌。公司曾在8月份提出修改公司章程,后来被搁浅。

  让伊利最担心的事情如期而至。从阳光保险去年进入伊利股份的股东名单中,到今年中秋节大举进入,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合计持有伊利股份普通股股票303240065股(约3.0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触及举牌线。

  面对野蛮人的入侵,伊利如何拿出有效的方案来应对,成为当前伊利管理团队棘手的问题。因为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乳企来说,它们肯定不希望被干扰。更何况,野蛮人在资本市场上掀起的风浪带给上市公司的影响仍在。

  虽然阳光保险在权益变动报告中表示,本次增持的目的是出于对伊利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属财务投资,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支持伊利股份现有股权结构,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并且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不再增持伊利股份。但是,伊利还是采取了行动。

  紧急停牌,并抛出重组或定增信息,伊利这样做不仅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同时也堵住了险资继续增持之路。不过,要在短期内找到足够多的资金和合作方,以及拿出合理的方案,伊利也为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其实,站在野蛮人疯狂的风口上,遭遇阳光保险突袭,伊利唯有应对。在乳业多事之秋,伊利除了做好正常的生产经营外,还要应对险资的入侵,接下来的伊利高管必定很忙。

  “以资产重组或定增名义紧急停牌并不意味着伊利真的手里有成熟方案,阳光保险的承诺不惧法律约束力,所以伊利想先下手为强,大股东国资委不见得手里有那么多钱。”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如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如果伊利采取定增的方式,向大股东或管理层配股,必将稀释阳光保险的持股比例。“凡是会削弱阳光保险权益的都会被视为不友好的操作,肯定会引来反弹。只有采取行动事实来抬高股价才能得到阳光保险的支持,而且也能有效阻止阳光保险继续增持。”沈萌如此表示。

  同样,一位熟悉上市公司的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到9%,而阳光保险持股达到5%,为了保险起见,伊利选择停牌再讨论办法,总比不停牌被人家虎视眈眈盯着要好。

  不过,在其看来,上市公司不管是定增还是资产注入方案,只要涉及到发股,从推出到获批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险资举牌仅是开始?

  阳光保险虽然表达了未来12个月内不再继续增持伊利股份,并且不想控股伊利,但是,伊利还是出牌应对。在业内人士看来,伊利不仅要防阳光保险增持,还要防更多的险资“入侵”。

  对此,北京君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明君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先没有跟大股东商量而通过二级市场上大手笔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一般都认为是恶意收购,阳光保险举牌伊利,对伊利控股股东地位产生了威胁,公司停牌有可能选择定增,增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对于阳光保险来说,如果伊利采取定增的形式增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阳光保险会否阻止其实施呢?

  “伊利召开股东大会,只要有三分之二的股东同意,定增就能实施。目前来看,由于阳光保险持股为5%,对股东大会的决策不足以产生影响”,许明君表示,阳光保险既然许诺不再继续增持及控股,它们应该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由于伊利股权分散,不排除其他险资举牌伊利。

  对于伊利及资本市场上被险资举牌的企业,有券商分析师表示,上市公司防止收购,除了教科书上的白衣骑士、毒丸、金银降落伞外,就只有拿钱、拿资产提高持股比例了。就像廊坊发展、万科这样,别无办法。毕竟买方也是按照规则办事的,不能限制人家不买。另外,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几个大股东署名一致行动协议,持股超过50%来进行反收购。

  而在许明君看来,A股市场中,股权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都面临被举牌的风险,只有当第一大股东持股达到30%,才不容易被举牌。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大的乳企,伊利股份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公司,高成长性被多家券商给予了增持的评级。如今,伊利被阳光保险举牌,在一些券商分析师看来,这仅是伊利被举牌的开始。

  平安证券分析师在9月18日发布研究报告中称,伊利被举牌如期而至,但这仅是开始。“目前,人均消费量在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仍足以推动中国乳品行业翻倍增长,而伊利综合竞争优势日益明显,正带动乳品行业竞争格局走向垄断,2016年预期PE仅约18倍,70%派息率计算股息受益率可达约3.9%,且单一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仅8.79%。机会成本持续下降背景下,伊利对寿险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吸引力显著,往后,即使不考虑阳光保险再次增持,相信这仅仅是众多长期资金举牌伊利之开始。”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