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6日03:08 证券时报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证券时报记者 方海平

  6月以来的债券市场再次走出一波大牛市。10年国债收益率急剧下滑突破2.7%,国债期货飙升,上周五,10年期和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609和TF1609盘中纷纷创下历史新高,本周涨势延续。

  债市作为一个避险市场,其上涨往往发生在宏观经济下行之时。尽管很多人在提防可能出现的回调,但债牛的逻辑似乎被不断强化——最新公布的经济和金融数据都远逊预期,市场多认为基本面仍然支撑债市继续走牛。

  证券时报记者从债券交易员和基金经理处获悉,目前市场上对债券市场的看多情绪浓厚,配置压力极大,而新增供给减少更加剧了这种压力。

  风险显而易见。从市场反应看,市场的担心主要是利率似已降无可降。因为在长期利率不断下滑、短期利率岿然不动的过程中,期限利差已压缩得非常狭窄。

  信用风险从未远离。4月份信用风险频发引起的市场恐慌仍让人心有余悸。仔细分析即可发现,导致信用风险暴露的因素仍然存在,促使风险暂时缓和的因素却难以持续。

  回顾债市发展轨迹,信用稳定是债市上涨的一个前提,另一个前提是经济下行。债市在过去两年都维持了走牛的态势,今年开始呈现出上半年收紧、下半年继续上涨的情形。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下行的因素一直存在,而信用稳定的因素则开始发生变化,债务刚兑动摇。

  当前信用风险短暂缓释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盈利好转、政府对国企风险事件兜底等安抚了市场信心。对于政府而言,维持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首要任务,目前的部分违约事件仍能得到兜底。但是,市场处于从一个刚兑市场向一个完全风险自负市场过渡的过程,其间发生全面风险的概率更高。预计后续继续爆发的信用风险,得到兜底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监管层下发通知要求辖区内的公司债发行人对公司债券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财务会计等情况开展全面自查。此举意在从发行环节就尽可能排除掉信用风险。这是近期金融监管全面收紧的一个体现,也从侧面印证了,信用风险仍然潜藏于市场中。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相关阅读

香港不欢迎内地科技股吗?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是什么在左右住宅价格?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IMF依然误解了欧元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独立评估办公室都在它们各自对欧元危机的官方回应中忽略了同样的核心问题。一场金融危机应该迅速采取行动来应对,同时主要通过削减开支的方式来大幅削减预算赤字。快速的财政调整措施能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催生更快的经济增长。

华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还不够

目前的华为与当年的华为相比,已经是一个“新”华为了。只是,这个“新”华为依然面临着当年的“老”问题——人性化的不足。不过,“压力”已经不是今天的主要问题,焦点是尽到本分和人性化不足的矛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