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7日06:59 第一财经日报

  金融稳定和改革: 中美互信大大提升

  周艾琳

  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正在北京举行。对话除了聚焦BIT(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等议题,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环节,“去产能”与全球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息息相关,也备受各界关注。

  一直以来,汇率问题曾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焦点,而指责人民币被低估也曾是美国多年不变的论调。然而,随着人民币汇改不断深化、中国央行的市场沟通能力日趋精进,以及世界经济出现增长乏力、需求不足等问题,各界将关注点投向了产能过剩。

  在对话举行前夕,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Lew)在北京表示:“问题在于,中国多快且多有效地来落实(去产能政策)?我觉得S&ED对话就是探讨此问题的良好契机。”

  持续推进汇率机制改革

  本次S&ED会议主要就三个议题进行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开放条件下的贸易与投资,以及金融稳定与改革。对于中国而言,第一个话题在今年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国是今年G20峰会的主席国,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分化、市场波动性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中方高度重视中美间的宏观经济协调,也重视与其他经济体的政策协调。”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日前表示。

  他指出,中方希望G20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平台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包括汇率政策。第一,要坚持G20确定的防止竞争性货币贬值。第二,要加强汇率市场政策的讨论与沟通。

  在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方面,中美双方的沟通与互信水平已大大升级。

  去年8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日下调近4%,震动全球市场。“在8月所发生的一切能够证明,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密切关注中国政策的走向,我觉得中国在8月时的政策沟通不够清晰。当前,中国的沟通工作做得更好了,全球市场也松了一口气。”雅各布·卢表示。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国央行也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坚持逐步向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过渡。“目前的人民币市场相当淡静,在整个市场弄清楚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后,海外市场的疯狂炒作热情反而偃旗息鼓了。”某外资行交易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将在今年10月1日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一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将迈上新台阶。

  聚焦中国产能过剩

  近年来,中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加剧已成共识。

  雅各布·卢认为,中国产能过剩将导致全球市场出现扭曲,此外,“光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过剩产能最终会破坏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率,即一国资源错配”。

  穆迪企业融资部董事总经理刘长浩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据资料核算,全国粗钢产能约为11亿~12亿吨。2015年8亿吨钢产量,产能利用率70%左右。钢铁去产能目标为五年内淘汰1亿~1.5亿吨。

  就煤炭产量而言,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目前全国产能约40亿吨,在建产能11亿吨。2015年中国原煤产量约37.5亿吨,过剩约13亿吨。中国的煤炭去产能目标为在2016年开始的3~5年内,煤炭行业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

  零和博弈、冲突对抗早已不合时宜。然而美方近期却以歧视性的贸易措施打压中国钢铁业。

  美国商务部5月25日宣布,为抑制进口钢铁的大量涌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耐腐蚀扁钢课征最高达450%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的此项反倾销税率终裁,将取代2015年12月初裁时规定的256%税率。

  雅各布·卢甚至表示,(产能过剩导致)资源错配的同时,“唯一能够让你的市场继续运行的方法,就是以比国际市场价格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这对一个经济体而言是不健康的。”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师王涵指出,双方的争议实际上还是反映了在当前全球“缺需求”的背景下,各国抢需求的诉求上升。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瑞士无条件工资是蜜糖还是毒药

如果生来就有基本工资做保障,人类将更有追求梦想的可能:最终选择的工作会更多的释放创造力,同样对社会有利。这就是选择工作的自由,也是瑞士人周日对“无条件工资”发起公投的初衷。

降低贸易成本可助益经济增长

生产一件物品每支付1美元的成本,将该产品带到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手中则需要2.19美元。相比之下,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成本更接近1.34美元:虽然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但也有很高的附加费用。

MSCI纳入A股哪些股票能吸引外资

目前,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前向12个月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11.9倍和1.3倍,接近10年均值水平。医药生物和必选消费估值最高,前向市盈率接近22倍,前向市净率为3.4倍。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估值最低,前向市盈率不足10倍,前向市净率低于1倍。

切实的改革比权威人士更管用

在嘈杂的政策争论中,我们甚至有点忘记了,只有真的改革,才是安度难关的良药。我们面临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的,只要改革事业没有终止,我们的希望就没有失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