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是收藏、保护和研究周口店遗址历年来考古发掘实物,宣传、弘扬中国古人类悠久历史的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
自1927年进行大规模发掘以来,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发掘出土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上百种动物化石及大量的用火遗迹等,成为著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这是第1地点——猿人洞。猿人洞原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五六十万年前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大约20万年,北京猿人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洞外流入的泥沙,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地填充起来,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其范围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从40米到2米不等,厚40余米,共分13层。
这是第4地点。第4地点是一处南北向的洞穴——裂隙堆积,堆积物主要为黄色砂质粘土。1927年发现,1937~1938年进行正式发掘。获得石器和古人类用火的证据灰烬、烧石及烧过的朴树籽以及豺和鹿的化石。
这是第26地点——山顶洞。山顶洞位于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上方。1930年发现,1933年和1934年进行发掘。从山顶洞内的灰色角砾岩堆积中发现了包括三个完整头骨在内的至少8个个体的古人类化石材料,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已很相似。年代距今约3-1万年,属晚期智人阶段。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7000多件,馆内展出藏品包括古人类、古动物、文化遗物等文物1000多件。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从发现、研究、保护这三个单元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全面、系统地展示,充分展现周口店遗址在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人类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第一展厅。
这是第二展厅。
这是第三展厅。
这是第四展厅。
这是在第二展厅的石器墙。周口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总数近10万件。博物馆采用矩阵式密集展示的手段,打造了一幅巨大的石器墙,展出的是“北京人”时期打造的石砧、石锤、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锥等石器及石制品共计484件。制造石器的原料有脉石英、砂岩、燧石等,大多采自附近的河床和山坡。这一时期,“北京人”已经能使用不同的技术制造多种类型的石器,砸击法、锤击法和碰砧法是最常用的三种技法。
这是“北京人”打制石器的场景
这是“北京人”复原头像
馆藏的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这是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在周口店第1地点主持发掘出土的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1941年原件失踪,此为模型,根据当时原件复原而成。头骨属于一个八、九岁的儿童。
这是1933年发现于山顶洞第一文化层的骨针,针身略弯,毫无残损,针身圆滑,为刮削和磨制而成。骨针的发现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学会用树叶和兽皮之类的原料缝制衣服抵御寒冷了。
这是1934年发掘出土的肿骨大角鹿头骨带完整角。头骨及鹿角保存完好,左右颊齿保存,标本平面展开2米左右。肿骨大角鹿是“北京人”时期狩猎的主要目标之一。
这是1951年发掘出土的双角犀完整头。鼻骨前端到枕骨长740毫米。时代是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初期。
作为一处著名的遗址博物馆,每天都有不少的观众到这里参观博物馆和遗址。仅从去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至今,即接待国内外观众近20万人次。上图是部分观众的留言。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