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机识变 惟变所适

2015年04月15日 01:27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十问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问题、风险》代序

  牛锡明

  在中国传统智慧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居”、“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的。既有的思维、政策或模式,无论过去多么盛行,倘若不能与时俱进,终有“明日黄花蝶也愁”的一天。可见,“变”是绝对的、必然的,是人力无法撼动的,如大江东流不舍昼夜。对于社会主体而言,在纷纭复杂的变革面前,“惟变所适”、“与时偕行”才是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

  然而,要真正做到“适变”,还得“识变”在先,而“识变”拥有多层含义。“识变”首先对于外部环境变化要有敏感的洞察力。善于“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既可以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不仅考验思维能力,更对观察视野乃至于人生阅历等提出了较高要求。

  “识变”对于政策动向要有敏锐的前瞻判断。毋庸讳言,许多公共政策在决策过程中具有相当的不透明性,这一点海内外皆然。多数人只能在事后被动地接受并解读相关政策信息;而善于“识变”者却往往能根据形势变化在政策变动前作出前瞻思考,在综合各方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抵近事实的分析与判断。

  “识变”对于改革和政策的效果往往能作出相对可靠的专业评估。这不仅需要专业的经济学、统计学及公共管理等知识作为后盾,而且还需要长期从事相关分析和研究的经验和阅历。在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开展的评估往往较为可靠。

  “识变”还要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道。改革就其本质而言,无非是打破旧的利益格局,重新进行利益分配。作为改革的利益攸关方,如果不想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中沉沦,一个较为明智的办法就是提前进行自我改革,

  也就是主动转型求变,力争跻身顺应时代潮流的“赢家”行列。但这只是一个宏观思路,至于选择哪条转型路径、以什么作为求变突破口等具体问题,还得深入一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供有理有据的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从国际宏观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和货币政策调整不同步增加了利率、汇率的波动风险。从国内宏观环境来看,经济增速趋缓背景下和产能过剩治理过程中部分行业潜藏的风险正在进一步暴露。这一方面是客观环境变化使然,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在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还有很多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地方,企业治理、市场发育、监管水平等也远不够成熟。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改革。

  本轮改革开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挑战和困难也大大超过前期。改革尤其需要前瞻、深入和持续地开展研究。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有关改革实施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国经济是一盘棋,经济问题的背后还包含着政治体制、社会管理等诸多问题,可谓“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改革中,既要允许和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企业等大胆先行先试,也离不开中央高瞻远瞩,协调各方利益,规划路径清晰的改革蓝图。要更好地践行这一原则,尤其需要深入开展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提出预案,完善设计,为“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提供专业的决策参考基础。不仅如此,以往处在过程中的改革还需要持续地加以关注,进行专业评估,分析实施效果,改善措施功效。尤其是要关注风险状况,清醒地分析环境中的风险因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改革始终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最终取得预期的成果。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深入持续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连平[微博]的这本新著,可以说是“识变”实践的较好案例,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现实性。本书以一个金融行业研究人员的视角,对当前国内外关注度较高的一系列中国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了贴近实际的深入剖析。从主题分布来看,既深入讨论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有关重大改革课题;也客观分析了商业银行挑战、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小微企业融资等金融问题和金融风险。可以说,本书论及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当代中国金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二是,纵深性。本书具有较好的理论高度,也有较好的研究深度。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具有主导地位的行业,对整个金融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者在立足银行业的基础上对一系列金融改革和风险问题展开讨论。在不少问题上切中要害,形成了一系列逻辑性较强的鲜明观点。书中十分关注重大改革之间的关联关系。深入探讨了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如何协同推进的问题,反映出作者在相关问题上的深厚积累和宽广视野。三是,学术性。书中探讨的不少议题,如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管理等,目前国内都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作者在书中都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大量有说服力的论证。燃犀照水,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自信,敢于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相信,当潮水退去时,这些真知灼见依然会留在沙滩上熠熠生辉。(作者系交通银行董事长;本文略有删节)

文章关键词: 产经经济管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 山西落马副省长病亡后被开除党籍
  • 体育世预赛抽签-上签!国足同组卡塔尔香港
  • 娱乐黄晓明今年娶Baby还不够:生个娃才满足
  • 财经传深圳电改方案想下调居民电价被否
  • 科技消息称58同城与赶集网达成合并协议
  • 博客那些年在香港呆过的美国大兵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乐嘉与女儿谈性:不想你成为恋爱白痴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冉学东:政策性金融为何总成为唐僧肉
  • 叶檀:存款被迫从银行搬到证券市场
  • 刘光宇:谁为中产阶层买不起房买单?
  • 许一力:一人一户的开放到底意味什么
  • 徐斌:领导搞股市泡沫也是迫于无奈
  • 向小田:为何这么多资金疯狂买科技股
  • 占豪:中国大牛市是一场世界大戏
  • 魏凤春:A股速度与激情大戏拉开
  • 金岩石:两个“亚行”的历史使命
  • 叶檀:不要幻想人民币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