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何处去 转折之城论转折(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11:29  贵州卫视《论道》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纪委书记 杨忠:我想问一下樊纲先生,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对这场危机的影响力、破坏力都进行了不同的预测,那从现在来看,你认为这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到了什么程度?还会不会加剧?谢谢!

  樊纲:这大概是全世界都在问的问题,企业界、政界、经济学界都在问的问题,虽然金融危机的问题基本暴露出来了,但是金融危机引起的对实体经济的这个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还在深化,所以经济危机什么时候见底,什么时候能够走出去,现在还很难预测。那么对中国的影响,现在很多影响还没有到他们的实体经济,还在萎缩,他们还在甚至有些国家现在6% 、7%的速度在下降,而且这个下降如果持续两年的话,对我们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市场的萎缩的程度应该说还要有一段时间,面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样的打算,我想从政策的角度,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做好世界经济有两三年,从现在开始继续有两三年的低迷的准备,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思考我们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怎么办,一个企业发展战略怎么办,我觉得可能能够掌握这个应对危机的主动权。

  龙永图:我想补充一下樊纲先生的意见,我看最近美国政府倒是放出一些积极的信号,觉得美国经济可能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能够走出衰退,当然能不能走出去还要看,但是美国政府能够拍胸脯讲一讲,我觉得对全球经济也是一件好事。

  主持人:好,谢谢。

  第二环节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上,温总理向世界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在应对金融危机上“信心比黄金更宝贵”。的确在这个时候,信心是最必要的,那么同时也是在应对这场危机当中可能最容易失去的,那么中国的这种“信心”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中国的优势又在哪里呢?我们简单地做了一个题板,这个题板上归纳了几条内容,我们一起先来看一下,我们列出的七条理由:第一条是金融基本稳定;第二是大量的外汇储备;第三是巨大国内消费市场;第四是充沛的劳动力资源;第五是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第六是政府的一揽子应对措施;第七是其他理由。

  我想问一下咱们场上的三位嘉宾,你们认为咱们的中国“信心”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

  柳传志:除了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以外,其他我都同意、

  龙永图:您解释一下?

  主持人:你能解释一下吗?

  柳传志:如果真的要是出现这个保护主义很严重的话,这美国人愣说我就要花高价买我本国的东西,到底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因为现在有点这个风头开始,所以我不拿这个作为是我们自己信心的一个来源。主持人:龙先生,刚才柳总了说第五条,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他不太同意,这方面您是很有研究的,您谈谈您的看法。

  龙永图:我觉得柳总的意思并不是说是“中国制造”不是我们中国信心的这样一个基础,实际上是我们中国现在之所以有信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柳传志:没错。

  龙永图:他的意思是说不要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把我们信心建立在的国外对我们中国制造的这样一种需求上,我觉得这一条的话,我觉得柳总看得是很对的,因为如果我们把这个码,把这个筹码压在这上面,那么一旦人家对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不需要,我们不就傻眼了?所以我们中国信心主要是来自于我们国内的一些最基本的一些因素,我们充沛的劳动力资源,我们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国内的需求主要是来自在什么地方?这一点我觉得樊纲先生有很多的研究,是不是您可以谈一下这个问题?

  樊纲:好,我也再解释一下柳总刚才说的这一条,我觉得柳总说的是他现在一个担心,担心在危机当中,各国保护主义抬头,他想要离开你,但事实上他离不开你,但是他想要离开你,想要保护他本国的产业,本国的就业,这个确实是现在一个大的危险。

  柳传志:就这一个想要,就会给你来很大的麻烦。

  樊纲:对啊,而且他现在是创着新的给你制造麻烦,现在从我们这次来看,尽管我们出口部门受损失最大,我们这么多的就业,这么多农民得不到就业,我们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所以我们仍然要继续“中国制造”,继续能够扩大,将来扩大中国的出口,而且不要悲观。这次说是我们出口下降了20%,那日本下降了50%了,其他国家下降的那可能还更多,所以尽管我们下降20%,我们这次危机完了以,后我们在全世界贸易当中的份额还能增长,因为别人下降比我们还多,所以不要没有信心,而且不要说是从此以后我们就不出口了,但是反过来,确实两位刚才都特别强调的是怎么平衡这三者的关系,怎么平衡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在这儿对国内市场的消费市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信心来源,因为潜力非常大,但这个潜力就是看我们怎么来去实现它。

  龙永图:我们的信心主要是来自于我们中国正在处在上升时期,为什么在上升时期,就是我们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这样一个进程还没有结束,所以在城镇化的背景之下,我觉得我们解决我们的西部的贫困的问题也好,农村的贫困也好,我认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能够把我们西部的地区的一些人口,还有农村人口转移到东部去,我们贵州如果3900万人有1000万人变成广东人,变成江苏人,变成云南人,变成北京人,贵州的这个发展问题我看解决了一半。

  樊纲:这个所有的国家的发展的历史都能够证明在区域之间一定是人口流动,资本流动,这是双向的,而且这个发展一定伴随着人口的大规模的迁移,而且是从农业社会这种人口结构向工业社会的人口结构的转变,乡村经济到城市化经济的这种人口结构的改变,这是整个人类历史都能证明的,而且最终我们能够实现的平等,大家要想到是什么呢,是人均收入的平等,人均收入平等什么意思?就是我这儿我是这个发展的条件可能是制造业的条件,可能比那儿差一点,但是我这儿人口也少一点,我人均GDP就可以和广东一样高,我们不见得那个经济总量跟它一样高,但是人均GDP甚至可能会比它更富有,因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挣一样的钱,但是我们的山水好,我们的空气好,我们没有那么多拥挤,我们生活可能更舒适。所以加在一起的话,这个从长远来讲,这种平衡是更可持续的,而且从消费的水平,从整个经济的水平来讲,也会一定是更高的,因为大家都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谈平等,而不是在这个低的层次上谈平等,这才叫真正的发展。

  主持人:好,那么关于中国信心这个问题我想咱们场下的嘉宾也有一些观点和感受想和我们分享的?

  遵义市商业银行行长 李涛:樊纲先生,您好。我们注意到公布的2月份的统计数据,信贷投放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都比较大,但是工业增速跟外贸增速均在下滑,特别是PPI跟CPI同比也在双双下降,这样的数据表现,您认为会影响我们应对危机的信心吗?谢谢!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