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石:地产“带头大哥”的孤独登顶(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网

  当时我说我们对未来要做出判断,中国未来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是要规范的还是不规范的?市场将来规范了,我们现在不规范,就会养成坏毛病,再改就难了,甚至可能死掉。我们现在规范了如果不死掉,将来肯定会很好。这是1988年我进行股份化改造时的全部意见。

  虽然当时大部分人不同意,因为我是创始人,说话有绝对的权威,我说就这样定了。万科是否规范化管理,1988年是一个分水岭,至于说选择行业上的专业化是从1993年才确定的。1993年之前,政策一年一个变化,万科每年都有新的业务,每年都赚点钱,但只能跟着政策走,后来发现操作非常困难,所以到1993年决定把主业确定为房地产,之后就一直做到现在。

  《21世纪》:深圳对香港的资本市场有一个学习借鉴的过程。但是像万科这样的起初就按香港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完善治理结构的企业并不多,深圳大多数企业还是跟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节奏翻江倒海,到现在为止,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很完善的企业也不多,或者说规范起来还要若干年。

  王石:也不能这样说,中国资本市场也是不断改善,尤其到了2000年之后规范了很多,我们也是在这个资本市场上长大的。

  当然资本市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涉及规不规范问题,而是资源倾斜的问题,资本市场本身资源配置不合理:既然我们承认民营企业非常有活力,就应该更多地去培养、去鼓励,在资本市场的占比就应该更高。但是你看现在的资本市场,大型国营企业优先排队上市,而且一上市就大得不得了。当然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上大型企业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效益不是很好的大型国营企业也让它上市的话,不一定就合适。

  《21世纪》:今年房地产行业形势非常被动,不过在融资这么困难的环境下,管理层居然还能批准万科再融资,是对万科规范化的回报?还是万科高端博弈的结果?

  王石:这当然是规范化的回报。去年股市最好的时候我们融了100亿,今年股市不好,企业发展需要钱的时候,我们又非常成功的发了企业债,这些都是对规范的公司,持续影响好的公司的一个报酬。

  住房保障破题:谁来出钱

  王石的父亲是军人,母亲是锡伯族人(历史上是游牧民族)。因此王石说他的身上也延续了这种野性的精神和对生命行走的强烈渴求。而这直接贯穿着王石后来的登上珠峰之举。站在整个人生的视野上,管理企业与极限登山不无关系:同样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然而,王石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登山极限运动者,也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地产商人。从万科的两顶“红帽子”到君万之争,从率先降价到对话朱镕基,王石更多地熟练了对政经的博弈,对行业走势、宏调走势的游刃有余的把握,甚至是对社会舆论娴熟的驾驭之术。

  王石是狡猾的。数十年的摸爬滚打,恩怨交织,早已让他参成了野狐禅,锻就了地产江湖上的一把老妖刀。

  王石语录:“在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上,谁来出钱要明确,不明确拿什么盖?”

  《21世纪》:君万之争之后,万科也在逐步做大,对政策的把握也逐步娴熟。以1998年为分界线,1998年之后是住宅市场化的过程,但之前万科已经完成了住宅公司的市场定位。朱镕基总理当时来深圳调研,你也面陈了看法,并成为朱镕基的房地产顾问。你当时对中国住宅住房政策的判断到底是怎么样的?

  

王石:地产“带头大哥”的孤独登顶(5)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