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6日 21:50  民网

  我们毕竟是一家公司,也要对股东有交待,要确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又成立专项小组,由我统管,另一个负责施工的副总,以及一个预算工程师参加。我们一方面到现场实地考察,判断这块地值得投资;另一方面组织人员按标书要求制作图纸作会计预算,发展经营部主管也搞了初步预算,认为我们可以接受的底价在530万。

  拍卖前3天,共有44家企业领取了正式编号参加竞投,其中外资企业9家。1987年12月1日下午三点,我还记得是个大晴天,天公也作美。下午三点钟,我们一行就从公司出发到拍卖地点深圳会堂,大约3点40分,我们到会场时,发现会场内700个座位已经满满当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国务院外资领导小组副组长周建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以及来自全国17个城市的市长也来到了拍卖现场。领了11号竞拍牌后,我们也在会场中间坐下。

  拍卖由规划局长刘佳胜亲自主拍,他首先介绍了拍卖地的有关情况,限定开口底价为200万元,每口价5万元。“拍卖开始!”刘佳胜一喊,就有一些竞投企业开始举牌。

  按照我们的预计,两百万肯定不止,所以一开始我们很镇定,没有举牌,一直叫到390万,我才第一次直接叫到400万,当时掌声如雷。到400万这个价位上,场上的竞争者只剩下了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深圳市工商银行房地产公司和深华程开发公司,随着“420万”、“485万”、“490万”一路叫下来,竞价升到了520万元,这个时候也只剩下深圳房地产公司和工商银行房地产公司两家了。每一次举牌,会场里面“哗哗”的掌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叫到520万时,我也有些紧张了,离公司预算的530万元承受价位只剩两次加价机会了,但我还是比较镇定,再次举牌525万,又是一片掌声。可能是因为看到我们不断地加价,也看到是在与深圳房地产公司这个“龙头老大”争,再看我们的姿态志在必得,深圳市工商银行房地产公司没有再应价。

  “525万一次,525万两次,525万三次。”拍卖师刘佳胜一敲槌,摄影镜头的闪光灯马上一齐对准我。第一拍以超出底价300多万元,地价610多元/平方米成交。整个拍卖过程持续了17分钟。

  在大堂与刘佳胜签完合同后,一大群记者包围住我采访,有记者问:你认为拍卖如何?高不高?我回答说:我们心中有数,不高,请大家放心,我们不会亏本,但也不会从这块地谋取暴利,盈利不会超过15%.竞拍成功后,公司上下都非常高兴,我们也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我说得到这块地,深圳房地产公司为深圳改革开放做贡献,又当了一次排头兵,我们要把两个效益建设好,力争一年内建成。

  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拍”,媒体的反应也很强烈,第二天香港新报头版报道说,拍卖是中国土地有偿使用,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新的里程。香港大公报也称这是理论和实际上的一次突破,香港镜报报道,这是新中国空前的壮举,标志中国改革历史新时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一拍之后,法律层面的突破也很迅速。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条例,将原来宪法中禁止出租土地的条款删去,并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土地的禁锢终于完全放开。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