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言重建:非政府组织与抗震救灾(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 13:32  《商界评论》杂志

  灾后重建应加强文化产业规划与金融工作

  文/喻文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主任

  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和九寨沟(以下简称“成九线”)有四处世界级文化资源,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其他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本是这一带的经济命脉。灾后重建工作必须抓住旅游不放,重建规划应该包括以旅游为骨干的文化产业整体规划。

  相应的资源投入包括财政与民间的赈灾、捐款和银行贷款,以及发行债券、旅游企业上市或已上市企业的再融资,或建立专门的灾后重建基金等,可以在政府指导下重点支持2~3家大型旅游企业组织有关专家,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对整个线路相关的主题城镇建设、民居风格、文化资源展示布局、田园风光、道路规划、投入产出计划、招商引资和融资等统筹规划,保持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

  金融机构对救灾和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本次各类金融机构表现出的灵活性和民生意识,以及承担的风险,可以在文化产业的建设中逐步得到补偿,金融管理机构应对有关的政策性贷款、救济救急放款与中长期贷款统一规划。如果成九线的文化企业得到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争取到除旅游外的跨地域跨行业的文化产业经营牌照或与之合作,并借助于发达地区和国际先进的文化机构的人才支援,以及强大的财政支持和特批的金融牌照(包括建立文化产业银行、旅游保险公司、文化救灾基金、国际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等),加上对于灾后文化产业金融的专业研究,结合四川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四川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培育出位居世界前列的文化企业,以灾后经济的腾飞纪念亡灵并报答各界的关爱。

  灾后文化产业金融规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文化产业金融规划与交通、创意与经理人力资本、高科技与信息产业、环境安全、国际化等因素关系密切,金融规划既要涵盖总量,更要设计结构、工具及流程,还要兼顾金融自身的安全,这是一项很细致但也足以支持灾后灾区可持续性发展、有着极高价值的工作。

  这个工作现在就应该启动。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