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言重建:非政府组织与抗震救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 13:32  《商界评论》杂志

  用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灾区重建

  文/郭松民,著名时事评论员

  关于灾后重建,现在舆论中有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说了很多,都是计划经济的路子,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提这个词,因为计划经济被妖魔化了。这次震后重建,我认为就应该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灾区现在完全是一片废墟,灾区人民积累了多少年的财产都化为乌有,市场已经不存在了,市场没有办法在那里进行任何的发展了。

  重建是营救的继续,营救应该体现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大规模地调动人力、物力来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体制能表现出较高效率,尤其是媒体和志愿者广泛的参与,廉洁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可以得到保证。

  首先是安全,有些地方不宜重建,要把人口撤出来,只能是计划解决,市场是解决不了的。其次,重建要有节奏感,台湾9•21大地震以后,多少年有人还住不起房子。重建的节奏感,应该体现在两三年之内就要达到基本的生活水平,要居者有其屋,然后才能谈经济等层面的恢复,这个也只有计划经济能做得到。我觉得应该是由中央统一成立一个机构,然后来主导地方的重建。

  比方说在农村,可以由国家投资在农民的土地上为农民建房子,建好了免费交给他们使用,朝鲜都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在城市,可以建好了房子用很低的价格先租给市民使用,过两年经济发展了、恢复了,市民有条件可以再把这个房子买下来。所以我觉得应该由计划经济主导重建,应该由中央的机构投入进来。

  用计划经济的模式重建,最大的问题是这中间会不会出现腐败或者效率不太高的情况?物质资源被垄断的,但是信息资源不能被垄断,信息时代所有的信息都应该公开,可以动员所有的媒体对于重建的过程进行密切的监督,尤其是灾区的灾民,可以组织一个委员会,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监督,建立发布渠道统统公布出来。

  有了这样一个保证,计划经济的高效率,加上社会和媒体的严密监督,就能保证重建的质量。

  农民自建房亟待加固

  文/苏幼坡,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副主任,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夺走了24万条生命,事后学界和官方一致认定,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建筑物强度不够。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一个奇迹,一座由日本人建造的水塔在地震中屹立不倒。日本人受尽了地震灾害的苦难,因此在灾后家园重建时,把建筑抗震强度充分地考虑了进去。

  受此警醒,唐山大地震后,京津唐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城市的房屋建筑普遍进行了加固。在唐山新城的建设中,也把建筑物的抗震强度设计为“抗震8度”(最高9度),可以抵抗6.5级地震。2005年,江西九江发生了5.7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而当地建筑物抗震强度只有6度,远无法抵御如此强度的地震。我国的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属地震多发地带,四川的成都、都江堰、双流等地的建筑物抗震强度均为7度,而这些区域的地震震中的强度往往会达到9~10度,因此这些区域的建筑物远远无法抵御此次汶川大地震高达8级的高强度。

  在目前尚无法进行准确地震预测的尴尬情况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抗震防范措施。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点目前在城市做得差强人意,在农村就更是一个盲点,尤其是农民自建房,完全不具备抗震能力。此次汶川大地震,大量倒塌的农房似乎再一次将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目前,国家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已经提到了民房抗震问题,指导农民如何建房才能有效防震。在地震多发地带的农村,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也可实行政府、农民各自出资一部分的方式),帮助农民对自建房进行加固。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