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走向共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8:24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周斌 2008-3-31上期的"基金观察"中,笔者谈到"坚决反对以任何借口通过剥夺大小非的流通权来救市",为什么呢?因为那一剂错误的药方,纯属"饮鸩止渴"。

  三年前,股改启动之际,管理层、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已经明确地达成一个契约,大小非付出对价,为今日的流通权买单。现在,如果通过任何手段剥夺他们的流通权,那将是对股改契约的撕毁,也将是股改宣告彻底失败的标志。因为,这种流通权的剥夺,意味着A股市场将无任何信用可言。

  剥夺大小非的流通权,固然可能(注意,仅仅是可能)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的救市作用,但是会从根本上摧毁证券市场存在的基础。理由很简单,既然今天可以为了救市,剥夺大小非的流通权,明天也可能为了救市,剥夺散户们持有股票的流通权。而所谓的"政策有风险,入市要谨慎"也将成为口实。这将彻底摧毁投资者对于股市的信心。

  关于限制大小非流通,市场上有多种建议,其中最为激进的一种观点是对大小非征收资本利得税。

  这种观点极其荒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凭什么单独对大小非征税,而不对其他市场主体征税?如果以大小非获得暴利作为征收的依据,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风险投资行业的暴利是否也应该征收资本利得税,房地产商暴利是否也该征收资本利得税,在二级市场上操作成功获得暴利的基金、散户是否也该征收资本利得税?

  由此可见,此路不通。

  退一步来说,即使大家一致同意征收资本利得税,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通常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

  1988年9月24日,台湾宣布开征资本利得税,股市应声暴跌,从8000多点一路下挫至2000多点。1973年4月4日,香港税务局发布"买卖股票之盈利须纳税"的广告,4月9日恒指跌破1000点心理关口,香港市场由此进入两年熊市,1975年1月,恒指开盘仅为171.11点,仅为之前最高点的1/10。

  这,就是开征资本利得税的"丰功伟绩"。

  所以说,开征资本利得税,必将是"毁市"而不是"救市"。

  那么,该如何解决总市值可能(请注意是可能,随着股价下跌,其总市值也将下跌)高达19万亿的"非"来之祸呢?

  正如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中所指出的那样: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同样,要"救市",其中精妙也只在两个字——"公平"。只要真正做到这两个字,很多当下困扰股市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第一个公平是信息披露的公平,众所周知,大小非尤其是大股东,具有获取上市公司经营真实情况的天然优势,这一点,基金和机构更不用说散户都绝对无法与之比拟,因此,在大小非减持时,应该披露其是否获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相关的信息,甚至可以要求大小非披露其减持的理由、减持的数量和周期,这样,在信息获取上不占优势的其他股东,将可以通过相关信息判断出:是继续持有该股票还是卖出。反观现在,除了提示多少数量的大小非解禁外,其他都是"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这和坐庄出货有什么区别?有人说这样做没有先例,我们股改也是全世界没有的先例啊,所以更需要用创新的办法来解决。

  第二个公平则是禁止减持之后的"同业竞争",也就是解决南方基金王宏远所提到的"产业资本和股市存量资本的博弈"的问题(如果上市公司股东在二级市场套现后,可以再成立一个新公司,由此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原上市公司失去了主要管理团队后,开始走下坡路,而新公司则红红火火地做起来了,然后再运作上市,就这样产业资本就完成了他们的套利操作)。毕竟,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总是归结为人的竞争,大股东拥有的行业经验、市场经验、人才优势以及资本优势,使得他们的新公司比较容易地能够抢占老公司的市场份额。这对于老的上市公司来说,这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对于那些在二级市场上放弃控股权而套现的大股东,必须限定他们在若干年内不得涉足相同行业,也就是说,必须禁止减持之后"同业竞争"局面的出现。

  第三个公平,也是最为重要的公平——让全体国民公平地享受国有资产带来的增值福利,也就是说,应该将优质上市公司的大部分国有股划归社保基金持有。为什么呢?我们先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19万亿的大小非中,总量最大的大小非是谁?当然是国有股,根据统计,在非流通股中,国家及国有法人股约为3474亿股,占非流通股的74%。解决了最大的大小非,市场还会有恐慌吗?当然不会。

  但是,国资委官员此前表示,无法限制限制下属上市公司的大小非解禁套现行为,这无疑是市场上空的定时炸弹,将国有股划拨给社保基金,则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社保基金逐年支付、"细水长流"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最坚定的长期投资者,假如由社保基金来持有国有股,它更愿意通过分红,分享上市公司的长期成长而不是在短期内抛售股票获得收益。

  将国有股划转给社保基金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理由:

  首先,社保基金目前存在巨大的缺口。原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在2006年初指出,社保基金存在从2万亿到10万亿不等的缺口,按照现在政府划拨资金的速度,"需要200年才能补足缺口"。未来30年,中国将以每10年纯增1亿老年人口的速度加速老龄化进程,这对现行的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补足社保基金缺口,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绕不过去的坎。

  其次,一旦国有股大部分实现划拨,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市场对于股票供给急剧放大的恐惧,而且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使人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毫无疑问,这将极大程度刺激中国的内需,有助于中国经济顺利完成从出口导型向内需增长型的转变。

  由此可见,国有股划转社保基金此举若成,堪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上述的三个公平(可能还有更多)实现之后,我们可能还要经历一个阶段,那就是"等":等待政策效应的出现,等待全球经济趋稳、流动性紧缺情况不再、国内经济逐步顺利转型、内需增长强劲,导致股市下跌的负面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大部分能够逐步得到消解,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将迎来一个新的开端,这将是一个所有人都能预见到的共赢之局。

  最后,让我们一起,买不减持的好股票,让大小非出货去吧!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