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资委对东新合作保持缄默 官员称现在还不能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1:04 北京商报
一家是中国惟一的载旗航空公司,一家正地处中国的金融中心,一家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航空公司——国航、东航、新航三大航空巨头在2007年度上演的爱恨纠葛,却只能成为本年度最后一天的口水大战。 虽然这场口水战的背后是一场真正的市场化博弈,其效果肯定远高于行政性重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相关政府部门对此保持的缄默背后,隐藏着这场战役的最终去向。 国资委始终缄口不言 “现在还不能说。”昨日,国资委企业改革局企业重组处相关负责人与记者简短谈话后,马上挂断了电话。作为国航和东航的“大老板”(东航香港路演中东航董事长李丰华语)——国资委仍然保持着在这次引起业界极大关注事件中的缄默态度。 3年之前,正陷于负债困境的东航与新加坡航空公司传出出售股权“绯闻”。今年9月,东航与新航、淡马锡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并签订了框架协议,前者拟以每股3.80港元的价格,定向增发数量为29.85亿股的H股,募集资金约113亿港元。就在这时,一旁静观其变的国航开始“疯狂”增持东航股票。其意图被业内明确为将取代新航和淡马锡的位置,并且收购东航。 行业巨头风云突变,这让几乎所有观众都在等待国资委对于此事的态度。但截至目前,国资委等相关政府部门从未公开对三大巨头行为的正面表态。不过,一位国资委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国资委可能将引导中央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其主要形式将采取股份制,而不是划拨制。该人士分析,国资委下一步将推进央企的体制改革,通过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国资委在把握央企并购重组的方向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并购活动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论买入还是卖出,并购都应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主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发挥整体优势。”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日前在公开场合强调,至于并购形式,今后应以股份制为主,不采取划拨制;股权结构较为灵活,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区分为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等。王晓齐预计,2007年央企利润增幅将高于2006年。最迟到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央企数量将由目前的16户增加到30户。 尽管表面上保持缄默,但在今年8月底国航“2007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国航总裁兼执行董事蔡剑江曾对南航“明送秋波”后,有国资委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国资委确实在操作航空业的新一轮整合,但“要到最后的时候才能公布”。8月30日,国航、南航几乎同时发布澄清公告,对这个可能成为中国航空业最大并购案的传言给予了否认。 上述人士透露,按照国资委的想法,民航业最好形成国内避免竞争转而一致对外的局面,但这种情况“根本不现实”。在国资委文件《2007年国资工作重点——产业布局调整》中,国资委建议在民航领域进行调整,具体内容是建立以一两家大型企业为主导、以数个中小型航空公司为补充的市场竞争格局,并加大中央航空辅助企业的改革重组,推动中央航空公司与地方航空公司的重组,与地方的重组会加速。 匿名信引发口水战升级 然而,在一家民航专业网站上日前出现的匿名信似乎为这场争端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导致三方口水战的升级。 匿名信内容中提到9月份国航的母公司中航集团联合香港国泰航空狙击新加坡航空入股东航的方案要点。此份方案建议由中航集团与香港国泰航空取代淡马锡及新加坡航空的角色,担任东航新的战略伙伴,出价为H股每股不低于4.85港元,这一价格计算的总价比东航向新加坡航空方面定向发行的价格至少高约31.3亿港元。不过,上述流传方案并未得到国航方面的确认。 对于东航“贱卖”论,东航董秘罗祝平表示,每股3.80港元的定价是东航2006年每股净资产(0.58港元)的6倍。他认为:“快达航空公司卖给私募基金的价格是每股净资产的1.7倍,国航卖给国泰是1.68倍,国航卖给港龙是3.17倍,国泰卖给国航是1.3倍……以此比较,东航的定价算是高的。”罗祝平称,目前南航有净资产100多亿,国航有净资产300个亿,而东航的净资产仅30个亿,仅为国航的1/10。 而作为当事一方的新航,态度却似乎有所退缩。新航总裁周俊成公开表示,每股3.80港元的收购价格是新航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如果收购价格高于3.80港元,就要由东航的股东决定了。“价格已经摆在台面上了,新航也是有原则的,价值就是我们的原则。”周俊成称,如果另一家航空公司以东航每股收益100倍的价格提出收购东航,它肯定是一次不顾一切代价的并购。 从12月开始,东航不惜代价进行了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深圳五地路演,而东航高管也几乎悉数出席。在路演活动中,李丰华甚至放话:“不可能再有其他方案,股东大会可以反复开。”此外,李丰华表示,东航和国航都是国资委下属公司,估计国航不会在明年1月8日的股东大会上投出反对票。 近期中航集团对此做出回应,“中航方面对‘东新合作’将投赞成票纯属传言。可以肯定地讲,对‘东新合作’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中航方面一直没有最终表态”! “一提整合就认为是谁要吃掉谁,这完全是一种误区。”对于民航业整合,国航董事长李家祥除表态中航集团愿意与东航加强合作外,还提出“一联一合一交换”的概念,即有关业务合并、共飞航线联营及交换部分股权,以达到资源共享共用。随后,国航与东航在不同场合均对此事不断发出单方面表态。原本一桩正常的商业行为,也逐渐上升为一场口水战。 针对有媒体将现在的“东新合作”与当初国航和国泰的“星辰项目”相提并论,中航方面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星辰项目’涉及中信泰富、太古集团等5家上市公司,是一个一揽子的复杂的股权交换协议。‘东新合作’怎么能与‘星辰项目’相提并论呢?从企业利益看,国航与国泰航有一系列深层次的业务领域合作协议。从国家利益看,实施‘星辰项目’,有利于香港保持航运中心地位,对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是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北京和香港作为亚太重要航空枢纽的地位”。 明年1月8日“东新并购”将有说法 国航与东航双方爆发的口水战起因戏剧化。在中国的上海,曾经拥有一家资质最好的内地航空公司,它就是东航。1993年高盛集团曾经到东航进行了一次调研,认为当时东航的盈利能力丝毫不逊于国外知名航空公司。1997年6月到10月间,东航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民航企业,当时共募集资金近30亿元,成为中国民航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东航一度成为国内航空公司的“模板”,并荣获国际航空业界的“五星钻石奖”。 但自2002年民航业重组开始,东航先后联合兼并、重组收购了国内5家航空公司(通用、长城、武汉、云南、西北)。但是扩张的背后也隐藏着副作用。随着国内航空运力的相对过剩以及竞争日益加剧等原因,公司产品受到严峻挑战,负债率逐年上升。 此外,在划归国资委主管并升级为副部级单位后,原本几十人的集团公司,到2003年底,仅副局级以上干部已达70人之多。东航的表现逐年都不尽如人意,2006年年报中亏损额已高达27.79亿元人民币。 而在3年之前,东航终于与新航传出“绯闻”,不过这一事件的当事双方一直不愿明确表态。直至今年5月22日,东航公告称,“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有重大事项待披露,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信息披露事宜。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已经于2007年5月22日起停牌,直至相关事项披露后复牌”。而全球市值最大的航空公司——新航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停牌。 今年9月2日,东航宣布将通过定向增发H股的方式与新航、淡马锡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并签订了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东航将以每股3.80港元的价格,定向增发数量为29.85亿股的H股,募集资金约113亿港元。其中向母公司东航集团发行11亿股,向新航发行12.35亿股,向淡马锡发行6.49亿股。在定向增发后,东航股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东航集团仍占总股本的51%,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新航和淡马锡分别占总股本的15.7%、8.3%。同时,东航集团、新航和淡马锡认购的东航股份在交割日后3年内不得转让。 就在此时,东航的兄弟公司,同时也是竞争对手——国航并未静观其变,而是通过其母公司——中航集团在香港的子公司中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有限”)狂吞东航H股。 4月26日,中航有限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增持东方航空1700余万股股票,持股比例由4.92%上升至6.02%。5月3日,中航有限增持东航600万股H股,每股平均价为2.32港元,涉及资金1392万港元,持股量由原来的7.88%增至8.26%。5月21日,中航有限以每股平均价3.69港元增持400万股东方航空股份至10.07%,持股量由9.81%增至10.07%。9月4日,中航有限以每股6.512港元的价格再次增持东航1750万股。其持股量由东航H股复牌前的10.07%增至11.02%。11月29日,中航有限已进一步购入东航430万H股,其持有东航的股权从11.8%增加到12.07%。 国航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取代新航和淡马锡的位置,收购东航。与国航交叉持股的国泰航空也挺身而出,其行政总裁汤彦麟表示,“如果国航计划收购其他内地航空公司股权,并要求国泰航空支持收购计划,国泰航空会乐于考虑此类方案”。 “目前政府部门只是批准东航与新航合作,但双方合作的具体条款还需要在明年1月8日的东航股东大会上投票通过,之后再次上报国家审批。因此,一切都要等到明年1月8日后才会有定论。”在国航加入星空联盟仪式上,李家祥表明态度。 “对于新航来讲,没有什么是志在必得的。”周俊成告诉记者,新航拥有足够的运力,如果面对不计价格的竞争,新航也没有办法。一切皆有可能。对于大战即将来临的民航业,2008年1月8日注定将成为一个节点。
相关专题: 东航引资新航淡马锡相关策划: 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