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老字号”为何拒绝“新招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1:2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甘肃省“老字号”企业申报工作遭遇尴尬。截至6月14日,甘肃省商务厅的主管部门没有收到一份传统“老字号”企业的申报材料。 今年4月,商务部下发了“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要求对“老字号”企业重新认定。甘肃省商务厅为此专门成立了“老字号”工作办公室,对全省的“中华老字号”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向各市州的商务主管部门发放了“老字号”企业的申报材料。要求所有填报的
尽管有关部门多次通过当地媒体提醒企业:只有先取得申报机会,才有可能继续享有“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各企业尽快将各类申报材料及时上报。但是,曾在1993年由原国家商业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对此并不积极,甚至持一种拒绝态度。 按照商务部的通知要求,兰州有资格申请“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不下几十家,那么,大多数传统“老字号”企业为何都持观望态度呢? 王荣康西服店是兰州市民公认的“老字号”企业之一,原是上海南京路上的知名商号,1956年该店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从上海迁到兰州后成为雄霸甘宁青三省的著名服装品牌。从1981年开始,该店先后多次获得有关部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称号。但是,自1997年城市拆迁改造后,企业被“挤”出闹市区,始终处于半停产状态,逐步淡出主流商业圈。 记者设法联系到王荣康西服店的部分员工,一位老职工向记者抱怨说:论资历,王荣康西服店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但是论现状,我们连路边小店都不如,市政府以前答应的返还铺面,至今没有全部兑现,我们现在这样的经营条件,哪有再申请“老字号”的想法。 一些“老字号”的经营者对重新评定不积极,主要是担心最终流于形式,又成了交钱的事。如果只要按规定交钱,就能全部评上,重新评定没有实际意义。 “是不是‘老字号’,决定于自身实力和市场认可,要振兴‘老字号’,评不评比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要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一位“老字号”经营者说,作为政府的商务主管部门,应该发挥协调服务作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店面的拆迁返还等等。 在甘肃,与王荣康西服店具有相似命运的传统“老字号”企业还有许多。原在兰州市最繁华地段———南关十字庆阳路口的信大祥绸布庄,曾经每天的顾客达到了五六万人,如今在兰州早已经难觅踪影;曾经在国家级评比中多次拿过大奖的红花女子时装店,以前是厂店合营,如今,企业的生产设备早已经在改制中被变卖,只能依靠店面经营一些外地品牌的服装,作为“老字号”已经是名不副实。类似这样的企业,对“老字号”企业的重新评比认定,自然只能“有心参与,无力申请”。 一位“老字号”企业的员工对记者说:如果因为暂时的各种原因不能参加申请和评比,我们就不能继续享有“老字号”的招牌,这对许多有悠久地域历史传统的百年老店来说,是不公平的。 有关人士也指出:服务型政府显然更受企业欢迎。“老字号”拥有悠久的历史,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是中华商业文明的光辉成果,振兴“老字号”,应该着眼于先服务、多扶持,大规模的授牌评比活动应当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