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4月2日电 (梅智云 曾舟记) 8年前,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青松社区创办的一张青青小饭桌,如今变成一批下岗职工创业充电的课桌,其成功经验已变成一本教科书,带动5000多人次再就业,还使万松街青松社区荣获“2004-2005年度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
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到这个社区考察,盛赞青青小饭桌带来的示范效应
。
青青小饭桌是1998年,由青松社区主任曹新云带领5名下岗女工创办的,主要是解决部分孩子中午就餐难题,从一张桌子6个孩子,发展到现在20多张桌子160多个孩子就餐。从一张小饭桌开始,5名下岗女工成功实现了再就业。
由于小饭桌除了中午,其余时间只有闲置,社区将它们利用起来作为培训下岗职工创业充电的课桌。而这些小饭桌正是一本现成的活教科书,留给人们很多的启示。
夏国寅下岗后,情绪极为消沉,社区把他接到小饭桌培训班,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分析市场行情,办理小额贷款,帮助他创办金麟广告制作部,如今生意红红火火,还带了几名下岗人员再就业。
社区内像他这样通过在小饭桌“深造”,成功创业的还有50多位,涉足房屋中介、副食批发、餐馆等多个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青松社区先后组织8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编织、美容、插花、烹调、家政等专业技能培训。
江汉区区委书记黄楚平说,小饭桌的示范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转变择业观,不挑不捡;没有技能,不会就学;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现在这个社区对居民公开承诺,只要不挑不捡,10日内保证推荐上岗。
万松街青松社区是个老社区,登记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有800多人,现在基本消灭“零就业”家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