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湖北超市下乡 描出新农村放心购物快乐消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 23:02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2月26日电(记者 皮曙初 袁志国)

  湖北省仙桃市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商贸企业富迪超市,近两年来,在江汉平原的乡村刮起了“超市旋风”,到目前已经有160多家连锁店,其中79家开在乡镇甚至是村里。今年春节前夕,他们平均每3天就新开一家,生意都很火爆。

  湖北省商务厅厅长尹汉宁认为,随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以乡镇为中心的“第三零售商业圈”正在形成,超市作为一种以诚信为内核的经营组织形式下乡,不仅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这是今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超市旋风”骤起江汉平原

  春节期间记者在江汉平原采访时发现,今年农民买年货的一大变化是进超市、逛超市。遍布监利、洪湖、仙桃、汉川等县市乡镇的富迪超市里,生意红火,在当地农村掀起了持续升温的“超市热”。记者在仙桃市胡场镇的富迪超市里看到,面积并不是很大的超市里人来人往,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五号村农民郑西清说:“乡下有了超市我们都很高兴,这和城里的超市没什么两样,想逛超市不用像以前那样非得进城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这里打年货的不仅有镇上的居民,更多的是远近村湾里的乡亲们,今年春节期间的生意尤其好,每天的销售都有近10万元,是平时的好几倍。

  据了解,以前富迪超市主要在仙桃市城区发展,但随着武商、中百等商业巨头开始进入仙桃市城区,富迪超市的市场空间受到严重冲击。2000年12月,他们在仙桃市杨林尾镇尝试开设了第一家“下乡超市”。富迪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和平说,这个发展计划是破釜沉舟的,城区我们难以竞争过武商、中百,而农村给我们的印象是贫穷,所以超市下乡我们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开业当天的盛况却出人意料,这个营业面积只有150平方米的超市,里里外外人山人海,就像是春运时的火车站。货架上的商品很快被抢购一空,紧急调运来的货物还没摆上货架也被抢购一空,超市提前关门后,地上都是村民们挤掉的套鞋、斗笠。超市当天的营业收入达14.5万元,创下了人平均日销售1.5万元的记录。

  杨林尾超市使富迪公司得到启发,他们迅速制定了“依托荆沙,面向农村,发展乡镇,辐射江汉”的发展思路。目前,富迪超市已成为江汉平原腹地最大的乡镇连锁超市经营公司,其设在乡镇和村级的超市经营状况良好,没有一家亏损,平均每1000平方米纯利润在10万元以上,效益好于中等城市和县城。

  “本土特色”融入现代化经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富迪公司之所以能在江汉平原上掀起“超市下乡”热潮,一个突出特点是他们处处针对农村市场需求特征,适应农村消费变化,积极探索服务新方式,将服务“三农”的本土化特色融入现代企业制度。

  在经营品种上,农村市场缺什么,农民想要什么,他们就组织什么,销售什么。富迪乡镇连锁超市经营的2万多种商品,都是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他们还在百货超市中引进了医药专柜,解决了农民购买放心药品的需求;他们引入农资销售,通过摆放样品、在超市旁边增开农资专卖店和超市订购,送货上门等方式,满足农民就近购买生产资料的需求;他们引入电讯和珠宝超市,满足了农村部分婚嫁喜礼消费的需求。

  近年来农村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增多,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城里不要、乡下走俏”,农民消费变“消废”的现象日益突出。但在江汉平原农村,富迪的出现让农民们实现了放放心心购物、快快乐乐消费。据了解,富迪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推行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采购和统一标识的四统一经营模式,商品直接来自信誉和质量有保障的生产厂家,消除了农民就近购物“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顾虑。不仅如此,深受“假冒伪劣”商品之害的农民,在超市里还学会了看商标识别真假,查生产日期判断是否变质,进行价格比较看是否质价相符。

  富迪公司董事长李俊明说:“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农村市场,除了执法部门予以打击外,更要从货源上想办法。超市下乡不仅打压了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的空间,又实现了农民与城市居民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价格享受相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

  “万村千乡”成就第三商业圈

  富迪公司是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之一。湖北省商务厅厅长尹汉宁认为,随着这一市场工程试点的推广,以乡镇为中心的“第三零售商业圈”正在形成。大中城市是跨国零售“巨鳄”和国内零售“大鳄”相争之地;对广大的乡镇农村市场,商业巨头们目前尚无暇顾及。进军“第三商业圈”,就是抢占发展先机。同时,江汉平原农村市场上的“超市热”,为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创造城乡一体的消费环境等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只有与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才具有生命力,反之则会水土不服。同时,引导、鼓励超市下农村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富迪把超市办在县城办到乡镇乡村,以超市为载体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带动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进而达到城乡市场互动。

  富迪超市进入监利县朱河镇之前,该镇电影院长期闲置,破败不堪,如何处置早就名不副实的电影院一直是镇领导的一块“心病”。富迪将其改造成“朱河购物广场”后,不仅“电影院”焕发了生机,附近的地租价也由原来的每平方米不足200元上升到1200元。以前是富迪千方百计找“婆家”,现在是江汉平原上许多乡镇纷纷前来请富迪。

  “超市+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更是兴了农业,富了农民,壮大了自己。目前,富迪公司已建起了21个专业生产基地和50多个专业生产合作社。仙桃郭河镇养鸡户邱保新在与富迪合作前,养鸡规模只有500只,合作后,养鸡规模迅速扩张,2003年养鸡5万只,2004年扩大到20万只。(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