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世界城市服务业大会 > 正文
 

无锡正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旋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15:12 新浪财经

  未来一个时期,是中国服务业发展和提升的春天。以梅花和杜鹃为市花的无锡,正在为这一春天增添亮丽的景色。为推进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去年以来,无锡市政府组织编制了五个服务业方面的规划(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物流规划、旅游规划、商业网点规划和市场布局调整规划),并制定了《关于鼓励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一个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已经形成,无锡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旋律!

  一、无锡是一座充满发展潜力的城市

  无锡地处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独占太湖最美的一角,东邻上海,西望南京,南接浙皖,北临长江,素有“太湖明珠”的美称。全市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人口443万。

  历史的无锡是一创造吴源文化和工业文明的江南名城

  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无锡拥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代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是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现代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高地。19世纪中期,无锡已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也是闻名遐迩的“丝市”、“布码头”;20世纪初,无锡诞生了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一批工商业巨子,民族工商业快速起步并迅猛发展,赢得了“小上海”的美称。七十年代初,无锡的乡镇企业在全国率先崛起,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人文底蕴十分深厚。无锡人杰地灵,群英会萃,涌现出了顾恺之、徐霞客、徐悲鸿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无锡籍两院院士近70名,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现代的无锡是一充满生机活力和创业激情的商旅之都

  无锡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无锡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众多,集江、河、湖、泉、洞之美于一体,是全国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无锡加快构筑大旅游格局,着力打造“太湖”品牌。目前,无锡及所辖江阴市、宜兴市都已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拥有5个四A级景区和2个三A级景区。去年接待海外游客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80亿元。

  无锡是海外投资的一方热土。《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中已有通用电气、三井物产、住友商事等53家国际著名企业落户无锡。全市累计协议注册外资188.1亿美元,去年协议、到帐外资分别比上年增长72.6%和55.2%。

  无锡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民营经济是近几年来无锡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至2003年底,全市私营个体经济总户数15.92万户,从业人员73.26万人,私个经济增加值593.1亿元,已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2%。民营经济已成为爆发力最强的增长板块。

  无锡是生机勃勃的现代都市。改革开放以来,无锡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五的土地、千分之四的人口,创造了1.8%的经济总量。2003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901.2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九位,人均生产总值5200美元,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居第三位;财政收入265.6亿元,同口径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47元,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29元,增长8%;城市居民人均储蓄达到2.4万元。这两年,我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光荣称号,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已成功实现“四连冠”。

  未来的无锡将是一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潮流的崭新天地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出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居民流向城镇,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商贸、旅游、物流和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型服务业初具规模。1978年以来,无锡市人均GDP快速增长,1993年突破1000美元,2001年超过3000美元,2003年突破5000美元。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标志着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成长阶段。无锡服务业已驶入发展的高速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二、服务经济正成为无锡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长三角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及加入WTO和CEPA的实施,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宏观环境将为无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创造新的机遇。

  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未来无锡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是:依托特大城市建设和城市化推进,以旅游、房地产、商务、会展等服务业为龙头,以物流、市场、金融等服务业为重点,以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为支撑,以工业设计、信息、中介、教育等服务业为载体,积极打造产业高度融合、集群化发展的服务业高地,形成“一个胜地,三个中心”,即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区域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研发中心。

  无锡服务业未来发展将大力实施六大战略:

  一是国际化提升战略。

    着力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抓住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CEPA实施和沿江开发的机遇,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吸引国外著名的跨国集团,发展一批独资或合资的零售企业、物流企业、中介机构、旅行社等。

  二是市场化推进战略。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业态创新步伐,提升产业层次,重点抓好大商场、大市场、大卖场、大物流和连锁店的发展,大商场突出“特”字,大市场突出“专”字,大卖场突出“优”字,大物流突出“高”字,连锁店突出“快”字。

  三是现代化拓展战略。

    充分利用无锡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发达的基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服务业的提升;大力发展文化服务业,向科教、休闲、娱乐等多种文化服务业发展;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

  四是产业化联动战略。

    促进产业联动和融合,延伸和拉长服务业的产业链,推进服务业的产业化。积极创造条件,使联动产业相互支撑,相互推动,合理配置产业链资源分布,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加快旅游、金融、商贸、中介、物流等服务领域产业化的步伐。

  五是区域化互动战略。

    与长三角等周边城市同频共振,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圈,积极开拓环太湖旅游圈城市旅游合作。谋求与区域外的城市共同发展,形成区域间的互助与合作,如举办长江沿江旅游合作论坛、“锡港旅游合作”、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峰会和长三角旅交会等。

  六是信息化带动战略。

    加强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力度,依靠信息化带动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业态升级,加快服务业的现代化,构筑服务业信息网络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在物流、商流、资金流及智能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三、无锡加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行动

  (一)着力提升旅游业能级,建设全国旅游胜地

  以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抓手,以创新发展机制、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培育品牌特色、增强竞争实力为主线,动员协调各方力量,进一步构筑大旅游格局,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水平,加快发展,全面提升无锡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无锡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全面提升无锡旅游在长三角以至全国的重要地位。并努力实现无锡旅游业从三产的支柱产业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从华东旅游目的地到国内外著名旅游度假胜地的“三大跨越”。到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40亿元,接待国内游园人数达到260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达到60万人次;2010年分别达到560亿元、4800万人次和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1.7%以上。

  (二)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物流中心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推进物流的规模化、社会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大物流组织形式的创新力度,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使物流业成为无锡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形成立足苏锡常、面向长三角、连接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到2005年,初步形成“二园区一中心”现代物流产业格局;2010年,将无锡建成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呼应的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与节点。

  (三)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建设区域商贸中心

  以整合商贸资源和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线,以优化商贸和市场布局、促进市场发展、满足市民消费需求为主题,以重点商贸企业、重点商贸项目为主导,把无锡建设成为繁荣繁华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到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5亿元,年均增长11.5%,商贸增加值达到397亿元,年均增长11%,全市连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3%,重点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占企业业务总量的4%。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6亿元,商贸增加值达到649亿元,连锁业比重达到20%,重点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占企业业务总量的8%,电子商务普及率达20%。

  (四)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建设区域研发中心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创新和人才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知识型服务业,建设新型科教创意创新基地,成为服务业增长新亮点。2005年以中国工业设计节等为抓手,树立科教品牌并初步形成有无锡产业特色的研发体系;到2010年,在苏锡常地区率先建立知识型服务业高地,基本形成区域性研发中心。

  (五)立足培育大市场,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现代市场制度,通过实施市场资源重组,做大做强国家级大市场和重点市场,发挥规模效应,建立跨地区的集团型市场。逐步调整重点专业市场的布局、产权和治理结构,率先形成一批体制新型、辐射全国、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专业市场。到2005年创建4家以上年交易额超100亿元的特大型专业市场;2010年前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六)以“数字无锡”为核心,全面发展信息服务业

  采取“高定位、快推进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以基础电信服务业、增值电信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服务业、卫星应用服务业、信息内容提供业为重点,推进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逐步普及数字电视;201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信息化水平相适应、与特大城市功能相适应、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服务业体系。

  (七)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

  加快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创新,大力推进金融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品质,不断发展壮大银行、证券和保险业规模。到2005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500亿元和1600亿元,实现国有银行间的联网;2010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600亿元和3000亿元,基本建成苏南地区的资金集散中心、结算中心和投资中心,成为苏南地区发达的现代金融中心。

  (八)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健全体制,创新机制,扩大开放度,通过市场环境优化,不断促进无锡房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市场的成熟繁荣。2010年,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住房保障体制,使房地产业在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中趋于成熟。

  (九)打造“太湖博览会”品牌,培育发展会展服务业

  促进会展服务业的领先增长与能级提升,以“太湖博览会”为主要载体,塑造品牌优势,以

上海世博会举办为契机,积极联动西湖博览会,全面提升会展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会议组织和配套服务水平。到2010年,基本形成区域性商务会展中心之一,成为“长三角会展圈”功能互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以“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为方向,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

  重点发展投资咨询、资产评估、市场研究等咨询服务业,积极培育法律、金融、会计等中介服务业,重点解决组织规模偏小、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等发展瓶颈。2010年,营业收入达20亿元,基本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

  总之,无锡将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提升能级、优化环境”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在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实现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和加快提升,为服务业发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作出新的贡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