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两大阵营态度迥异 发行大盘股背后的利益博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6日 11:15 证券市场周刊

    新股发行预期再一次扯动市场紧绷的神经。

    12 月 10 日晚,证监会正式发布 IPO 询价制,在操作层面进行细化和规范,同时将对询价过程进行适当的“窗口指导”。询价制出台表明新股开闸已为期不远,市场对其促进新股合理定价寄予希望。但自 10 日以来大盘逐步跌破 1300 点的走势,再度暴露市场对融资和“圈钱”的恐惧。

    从舆论以及对新制度进行试点、示范的角度考量,以询价制恢复新股发行有可能从资质较好的券商所保荐的大盘股开始。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以来交易所、券商、机构投资者等层面不断地为大盘股发行营造氛围,助推大盘股发行。

    谁为大盘股造势

    10 月 14 日,证券媒体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总监周国庆的观点:目前市场弥漫的“恐大风”不利于证券市场持续、良性发展,应该从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大盘股上市的问题;正是有像 GE 、 GM 、埃克森 - 美孚、福特这样一批跨国大公司上市,才使纽交所确立全球资本市场霸主地位;绩优大盘蓝筹股是国家的稀缺资源,而不是洪水猛兽。这番言论被理解为大盘股将加速登场的信号,再加上清理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消息披露,当天沪市股指暴跌 53 点。

    12 月初,一些有关大盘股的正面研究报告又见诸媒体。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研究总监徐刚发表研究报告,从股票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的角度,分析超大盘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认为超大盘股发行成了股市下跌的替罪羊,但实际上可能反而是市场上升的助推器。

    该报告认为,超大盘股发行不应因其增加股票供给而被指责为股市下跌的元凶。同时,由于超大盘股发行市值的加入和大盘蓝筹股市值比重的加大,股市总体作为一种风险资产,其估值水平将有效下降,改变股市相对于经济中其他风险资产的价值高估状态,从而可能成为市场上升的助推器。

    该报告分析,股票、资金“双向扩容”挽救股市的办法,实践证明无效,因为不能改变股市作为投资品市场的内在价值。“如果股票是投资品,阻止当前市场的持续下跌,其主要手段应该是迅速以市场化的方式发行更多优质超大盘股票,从而稀释总体市场过高的估值预期。”

    除了券商、基金的研究报告在陆续向市场传达支持大盘股发行的取向之外,财经公关等中介机构也在不遗余力促成市场各方对大盘股发行的积极认知。

    《证券市场周刊》了解到,深圳某财经公关公司接单中石油之后,即不断与证券媒体等层面接触,发布有关研究报告,试图通过媒体挑起对大盘股发行的讨论,为中石油的 A 股首发造势。

    助推背后的利诱

    据《证券市场周刊》了解,目前市场各方对大盘股发行的态度分化成两个阵营,交易所、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大多持支持态度,持反对态度的则集中在普通股民和一些被套牢的机构。反对的阵营除了出于对“圈钱”的“本能”抗拒外,更多的成分是其伤痕累累之身已经不起股市的风吹草动,对他们来说,“解套”比多一只好股票要重要得多。

    分析人士指出,交易所、券商、中介机构甚至机构投资者助推大盘股发行,有其背后的利益诱因。

    停发新股对交易所来说,收入相应减少是一个方面,上市资源的竞争是另一方面的压力。显然,大盘股增多有利于提高交易所的地位和影响,提升自身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力,留住国内更多的优质存量上市资源,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增大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

    对券商投行和中介机构来说,询价制为投行和中介机构提供了定价、推介、承销能力市场化竞争的平台。对于大盘股发行,大投行大机构无疑拥有更多的优势资源,助推大盘股发行就是扩大自己的施展空间,扩大自己的竞争机会。

    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大盘股发行也持支持态度。从目前已知的一些信息看,北辰实业、中石油、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及国有四大银行等等,是大盘股的后备资源。这些企业中,大部分质地较好,发行价不太高,属于基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资金的偏好品种。

    此次入选证监会发审委候选人的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经理江作良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舆论导向应该要鼓励好企业上市,不然好企业就会被逼到境外去上市,对内地资本市场没有好处。

    有市场人士分析,虽然未必有主观因素,但客观上,在相对低迷的市道下助推大盘股发行,将为投资机构提供绝佳的买入机会。因为过去上市公司的弊病,市场对大型国企上市怀有恐惧,又由于一些大盘股定价可能相对较低,反过来倒逼目前市场权重股走低。大盘股发行时,股市又很可能受冲击,在短期内回落,从而为早已虎视眈眈的大机构资金提供绝佳机会。

    历史问题宜先解决

    支持也好,反对也好,两大阵营对大盘股的态度,都缘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大盘股发行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此之前,市场本身的问题更是当务之急,需要监管层着力解决。

    “先停下来解决问题再发新股,这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乌托邦想法。”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各方在股权分置问题上存有利益冲突,调和矛盾、解决问题还需要条件和时间。

    林义相认为,新股发行可能不会太快,但市场的处境会很为难:按全流通的情况发,市场受不了,不发又不可能。从近期市场来看,大盘股发行还不是很好的时机,长远来说大盘股是必需的,短期内则对市场有资金压力,对市场信心也是打击。

    一方面是股市需要大盘蓝筹股,一方面是市场问题成堆。虽然监管层在发与不发以及怎么发的问题上左右为难,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股权分置下的大盘股发行,将使股市存量问题越聚越多,回避根本问题的解决,不尽早寻找契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只会使股市在不断的“下跌倒逼循环”中走向积重难返的局面。

    江作良表示,股权分置是积累了多年的矛盾,要历史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发展的过程,监管层要侧重扶持股市,在这个前提下,扶持股市与股市扩容才不矛盾。就目前的市场情况,对股市的扶持包括客观分析券商问题的原因,给予相应的解决,包括给投资者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等等。

    就股权分置问题,江作良呼吁监管层尽快拿一个办法出来。他说,政府部门应科学辩证地看待股权分置问题,拿出负责任的态度来,是不是提出时间表并不关键,重要的是要真正有积极解决问题的姿态。“至少现在我们是没有看到的,没有征求社会意见,也没有开会讨论。”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在推动绩优大盘股发行的同时,应当对股权分置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划,管理层应该对这个股市的根本问题尽早定调,而不能“脚踩两片西瓜皮,摔到哪里算哪里”。

    除了股市痼疾依旧,旨在让市场判断企业价值、让市场自主进行价值发现的 IPO 询价制,在操作中可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询价制有个问题很难想明白。”林义相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询价制试图使新股定价从卖方的思维转向买方的思维,但是公布的办法仍然没有体现出来。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新股定价的估值报告仍然由保荐人来写,估值报告不能独立,投行的研究和股票销售没有防火墙,风险揭示必然不够,负面的信息必然披露不完全,华尔街在这方面的教训已经很深刻,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呢?“这是我非常吃惊的事情。”

    林义相认为,至少询价制应该规定,新股定价必须同时配以独立的估值报告,而不是仅由投行保荐人自卖自夸。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大盘股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