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借势巨人品牌,比亚迪自戴丰田“花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 15:07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 林雨

  2004年的广州车展刚刚“功德圆满”,完美落幕,就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爆出了“负面新闻”——民族汽车产业又将面临“诉讼围剿”。事件的主要情节是“本次车展上首次曝光的比亚迪F3涉嫌抄袭丰田花冠”。一时间,这条新闻被媒体炒作得漫天飞舞,沸沸扬扬。果真如此?事实上,这有可能是比亚迪精心策划的一次事件营销而已,而且不惜铤而
走险,甘冒抄袭之名,剑走偏锋,暗借丰田炒作。

  策划“抄袭”营销

  作为2004年国内车展的最后盛宴,广州车展牵引着行业、媒体与消费者的神经。丰田是其中最大的捧场客之一,号称“最豪华阵容、A级车展的参展规格”先声夺人,抢尽了风头。而本土新丁比亚迪正是在风头趸上动土,不惜将给自己带上抄袭之名,成功借风丰田,使自己也充当了一回风头趸,一下子被行业、媒体与消费者记住了:比亚迪的汽车像丰田车!

  回看整个事件,一切都进行得煞有介事:先散播消息表示,“先后有多批(前期报道说是3批,后面报道是6批)挂着丰田标志的人员来看比亚迪F3。其中有日本丰田公司高层在仔细研究,有的还带来了摄像机,拍摄F3车内外各个细节,并打开引擎盖,详细询问比亚迪现场人员很多技术细节问题。”引导公众将眼球砸往比亚迪F3;“再仔细研究了F3的做工、配置和性能,与现有的国产车相比已有很大进步,F3的各个细节都很精致,1.6升的发动机经济油耗仅为5.5升。加上这款车竟由比亚迪这样一家后来者搞出来,让丰田颇感‘惊诧’吧。”紧跟着有关方面再站出来辟谣:“比亚迪F3‘不怕找茬’,F3产品完全是自主研发,并且在这款车上拥有50多项知识产权。”

  至此,整件事有意无意地传达出来一个信息:比亚迪像本田花冠,涉嫌抄袭的深层暗示,就是比亚迪汽车至少不输于丰田车。

  事件营销中,新闻公关头等大事,是决定事件营销成败的关键。比亚迪此次的“涉嫌抄袭”事件,新闻公关做得很有效果。事件作为新闻,很快就占领了各大媒体和网站的重要位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都有“羊群效应”,对重大事件的关注要远远高于对普通产品的关注。因此,启动事件行销的前提是“启动新闻”,也就是首先得选好一个新闻由头,赋予它新闻价值,抓住媒体的神经,从而抓住受众的眼球。而涉嫌抄袭丰田,无疑是进行事件营销最好的新闻由头。

  提防双刃剑自伤

  比亚迪F3涉嫌抄袭丰田花冠,事实上与此前的奇瑞QQ涉嫌抄袭通用大宇MA鄄TIZ,双环来宝涉嫌抄袭本田CR-V外观设计的事件炒作一样,都是借势巨人品牌,拔高自身影响。有意思的是,据双环来宝的一位经销商透露,来宝已经销售了几千辆。来购“来宝”的顾客大多是冲着其外形像本田CR-V。因为在同价位的SVU中,性能和工艺都差不多,但来宝的外形那么漂亮,还是名车的外形,自然会吸引顾客。这位经销商表示,有的顾客买了车回去就把双环的标志改成本田的标志,“和本田SRV没什么两样了。”

  可见,围绕涉嫌抄袭事件进行营销,取得的成效是不错的。所谓“事件营销”是指借社会事件、新闻之势,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行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的目的。然而事件营销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则可以成为企业迅速发展的助推力,反之则赔了夫人又折兵。

  尽管有经销商认为,“先后有吉利、奇瑞、长城、来宝都有过这种事,但哪一家被告了?就算告了,又有哪家输了?哪家没继续生产了?”。然而,法律上不输,但有可能输在市场上。奇瑞的“QQ事件”就带来了后遗症。据报道,以德尔福为代表的欧美大型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日韩约70%的零部件企业已经决定停止与奇瑞的合作,不再为奇瑞提供汽车空调、转向泵等各种零部件,奇瑞在此前后的定单已经开始遭到拒绝。据美国《汽车新闻》2003年的统计,德尔福为欧洲第七大零部件供应商,能够提供发动机、变速箱、座椅、轮胎几乎所有汽车零部件,且在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领域中,处于全球市场占有率首位。很明显,这至少将拖缓奇瑞的装车速度。有关人士表示,“奇瑞走到了一个槛”。

  (蕥 嬉/编制)(来源:金羊网)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