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振华:当前和今后宏调政策还需进一步处理好六个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2日 23:42  新浪财经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非常感谢今天发言的各位专家,感谢各新闻媒体朋友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这个研讨会。今天我边听边思考,谈这么一点看法。

  第一,今天的研讨会我认为开的是成功的。成功在什么地方?我想大家都感受到了,今天五位的发言,各抒己见,谈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包括有些建议非常有价值。而且这些专家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这些专家中有地方政府的,有中央部委的,有专门搞经济分析的,还有梁朋教授,搞理论的。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能够大体上代表整个研讨会的质量。

  第二点我想谈的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举办这样一个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我们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是算命师,而是从经济运行基本的数据里挖掘经济运行的规律,研究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符合实际的宏观调控的政策,为中央决策作咨询。去年的6月25号,我们召开了一次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下半年经济形势走势这么一个研讨会。会后经过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当时国务院研究室要了我们的报告,社科规划办也专门要了梁朋教授的报告以《成果要报》的形式也上报了中央。中央党校也好,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也好,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中央的决策提供咨询。

  第三点,当前和今后宏观调控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几个关系,或者几个问题,这是我边听专家的发言边思考的,不一定正确,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当前的经济形势既是上一轮宏观调控的结果,又是下一轮宏观调控的起点。宏观调控是伴随着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现在在理论界和政府界存在一种观点,好象是紧缩的时候是调控,宽松的时候好象不是调控一样,实际上不管是紧缩还是宽松,它都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都是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关系。行政手段好的一方面是见效快,一个政策下去马上产生效果。就像我们发烧了一样,吃点退烧药立马体温降下来了。但行政手段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退烧药的作用消失以后体温很可能又上去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要靠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来调控,像吃中药一样,虽然说慢了一点,但是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是要正确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个大家讲的很多。经济最近一个时期相对稳定,在这个稳定的过程中,要深化改革。没有改革的稳定,只能是短暂的稳定,表面的稳定,不是实质稳定。最终要实现持久的稳定,需要利用现在这么好的一个时机,加快深化各项改革。只有体制理顺了,经济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只有体制理顺了,发展才能够持久。

  四是要正确处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关系。两者之间既相互替代,也相互促进。不能说有投资需求,好象消费需求不重要了,或者有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就不要了,不是的。静态的看,投资需求增加了,积累增加了,消费要减少。但从动态来看,通过投资需求可以增加就业,就业增加了,收入就增加,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就增加了。另一方面从消费需求来讲,消费需求增加了企业的产品就卖出去了,企业的产品卖出去了就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企业扩大再生产就能促进投资。但是有的投资和消费相关性强一点,有的投资和消费相关性弱一点,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五是要正确处理外需和内需的关系。在去年经济相对不景气,出口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理论界和政府界存在一种观点,既然出口下降了,那能不能通过内需来弥补外需?我们这么大的市场,13多亿人口的市场,不要外需了,行不行?我想恐怕是不行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国家生产能力上去了,我们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生产大国,我们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不可能消化得了。必须有一部分通过国际市场来消化。第二,我们也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我们所需要的产品、服务、技术。进口就需要外汇,外汇从哪来,外汇通过出口来换取。所以单纯的靠内需不靠外需,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要继续扩大出口,但是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形成中国自己的品牌。中国是加工大国、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品牌大国。同时从中长期来看,要逐步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产品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

  六是要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从经济增长来看,最近国家一直在调整经济政策。例如区域经济政策,这30多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80年代区域经济政策的重点在东部地区,从2001年西部大开发提出之后,经济政策的重点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最近这两年,国务院批了很多开发区、实验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全面开花,进一步通过区域政策调整,增强区域经济的动力。另外,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来说,一方面国家大力通过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出台很多政策刺激民营经济发展,以促进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共同发展。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有,这没问题。但是经济增长之后,问题是什么?我觉得下一步要把重点放在分配方面。大家都说不差钱,去年财政收入6.85万亿,今年预计会达到8万亿。但是8万亿的财政收入从哪来?有人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卖地,有的说可能更多,超过一半来自卖地,靠卖咱们老祖宗的,甚至卖子孙的地来获得财政收入。再就是卖房,房价一涨,去年卖100万,今年卖200万,好象财政收入增加了,实际这都是不稳定的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面临着很多刚性的支出,如教育的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医疗支出,等等,老百姓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财政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刚性的支出也增加了,不能说现在不差钱。而且从财政收入状况来看,中央的财政收入相对多了,地方的财政收入虽然也增加了,但是不像中央财政收入增加那么快。东部地区或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多了,欠发达地区或者西部地区的财政还比较紧。政府的收入多了,老百姓的收入虽然也增加了,但是不像政府增加的那么多。一部分人收入多了,但相当多的人收入没有提高,或者提高相对缓慢。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从以前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分配,让更多老百姓能够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经济才能够更稳定的发展。

  这些是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的看法。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正,再一次感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