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限塑令先行者的失败与成功(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9:25 《中国商界》杂志

  丽 江:后“限塑”时代的先行者

  如果说宁波、香港、深圳三地的尝试,像一条线,串起了“限塑”从盲目到强制,再到理性的过程,那么丽江的现状,无疑就是他们尝试的最终目的。在全国即将迎来“限塑”时代时,云南丽江“禁白”已经悄然实施了5年。目前,在丽江市四县一区的范围里已经难觅塑料袋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环保的无纺编织袋。

  丽江利客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的塑料袋每个成本只要几分钱,但这种编织袋的成本是塑料袋的10倍。因为价格高,丽江人一般不舍得随意扔掉,往往会重复使用。

  丽江市古城区环保局局长张伟说,在2003年7月“禁白”以前,丽江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白色污染一度很严重。“除了城市,白色污染对高原珍稀动物也是个威胁,在‘禁白’前,玉龙雪山上就有牦牛因为吞下塑料袋而死亡,类似死亡的牦牛在香格里拉更多。”张伟说,作为环保工作者,他深知治理白色污染的紧迫性,即使政府不出台“禁白”决策,环保局自己也是想做这件事的。

  丽江古城区正式“禁白”的日期是2003年7月1日,而在这之前,丽江古城区人就搞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白”运动。据当地报载,2003年7月1日至10日,丽江古城对专门批发、推销塑料袋的经营者给予坚决没收并追究其来源,堵住源头砍断销路。7月11日至20日,对市场上流通但未进行环保认证登记的纸袋、快餐盒、布袋及部分可降解塑料袋进行清理整顿。7月21日至31日为强制执行阶段,对农贸市场摊点及大小商店、饭店、超市的塑料袋进行强制检查、强制没收,并视情节进行罚款300元至500元。从8月1日开始,进入以罚款为主,罚款、教育、没收并重的执法阶段。

  这场运动,古城区史无前例地动用了最大的行政资源,环保、公安、工商、旅游、宣传等全部出动参与“禁白”。执法人员被要求分片负责,只要在自己的片区发现一个塑料袋就要遭到领导的问责,压力可谓不小。而外地游客,如果使用或带入了塑料袋,导游也要负责。

  丽江人有理由自豪,有报道称,中国小小的城市丽江比美国旧金山“限塑”的提出整整超前了3年多。

  张伟觉得,“禁白”难,但不是不可为,如果全国各地能和丽江一样,进行自上而下的浩大变革,那么在经过短期阵痛后,一切成为习惯,塑料袋也就自然不见踪影。关键的问题,还是政策能否到位,力度够不够强大。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