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限塑令大限将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9:18 《中国商界》杂志

  文/亚夫

  中国将迎来“限塑”时代: 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自当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因为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务院于年初发布的这道“限塑令”引发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但无论赞许抑或猜疑,公众都无法回避这样一组惊人的数据:全国每天光买菜用掉的塑料袋就有10亿个,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则在20亿个以上。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0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全世界塑料年产量为1亿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弃量就是1500万吨,中国的年塑料废弃量在100万吨以上。而废弃塑料被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且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无疑给本来就缺乏的可耕种土地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焚烧处理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一百年来,人类曾经为塑料袋的诞生而欣喜若狂。而今天,却不得不为“白色污染”给生存环境带来的极大威胁而煞费苦心。

  应该说,消除“白色污染”的必要性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务院的“限塑令”也非独创的新政。公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在于:这次新政的实施力度到底能有多强。

  曾几何时,国内的多个地区多次上演过政策失效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年开始,陆续有天津、江苏等十多个省市出台了相关规定,限制使用超薄塑料袋。但最终由于是局部性限制政策且在现实中监管乏力,超薄塑料袋仍在这些地方广泛使用,相关规定一度成为一纸空文。

  “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古罗马著名诗人奥维德说。一边是便捷的现实享受,一边是与自身关系并不怎么密切的宏大意义。让渡自己的现实享受,去承担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道义与责任,这种选择往往让很多人不屑一顾。

  在国外媒体眼里,“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英国《卫报》在报道中国要求停止使用免费塑料袋做法时这样评论。所以在中国,“当国民的环保意识比较弱的时候,价格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然而,在价格杠杆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的现实经济条件下,改变公众的动机和习惯恐怕更为重要。如果人人都认为滥用和乱丢塑料袋是可耻的;如果人人都能将塑料袋与其他垃圾分类开来;如果人人都不再是行动力缺失的口头环保主义者,那么结果又会是怎样?

  “动机虽然很小,但往往具有惊人的威力,能够使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魔鬼经济学》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这样说道。

  诚然,习惯不是一天能够养成的。即使在居民环保素质颇高的新加坡,也只有10%左右的市民支持彻底推行自备购物袋及有偿使用塑料袋。小小的新加坡尚且如此,何况13亿人口的大国。或许正如《卫报》所说,“在这一点上,公众的参与非常重要,而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大限”将至,但“限塑令”的真正落实恐怕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