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商业评论: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天花板(5)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 17:30 21世纪商业评论 | |||||||||
“诸侯文化”因与果 仅仅是“瑜亮情结”就可以解释发生在李东生和万明坚之间的一切吗?
至少在TCL移动公司身上,企业家的性格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性格。 然而,万明坚只是TCL手机性格形成的一个传承者,在TCL更为广泛的土壤上,一切都有迹可寻。 万明坚曾经说过,“TCL的发展史是一部企业家成长史,每进入一个新的行业,TCL都鼓励大胆创新和尝试,用充分信任、授权的方式让领军人物尽情发挥和创造。”这个论断放在万明坚身上如此,在此前彩电业务的胡秋生、PC业务的吴士宏、杨伟强身上亦是如此。 早在90年代中期以后,TCL开始以良好的股权激励政策放权让各路干将开拓业务。最早,袁信成、胡秋生一批干将快速与TCL的彩电业同时崛起;同样方式后来还诞生了主管PC业务的吴士宏、杨伟强,以及手机业的狂人万明坚。 几度轮转,在以成败论英雄的潜意识主导下,TCL施行的是一种分而治之的体系,各大事业部原则上统领于集团,但在行销体系、财务结算、甚至公关策略上都相互独立运转,仅从手机业的快速崛起看,TCL管理上的独立性让不同的产业分支获得了最大的个性发挥。由此诞生了TCL的诸侯文化。 万明坚恰是这种诸侯文化的极至代表,他的狷狂个性快速而有效地成就了自己和TCL手机的功名——最巅峰时,TCL手机一年为TCL集团创造的利润就超过了集团所有利润的80%。 然而在TCL移动公司与阿尔卡特完成一段惊世骇俗的跨国婚姻后,TCL的企业性格成为一块明显的拦路石。 TCL内部有一种说法认为,万个人的性格特质对于TCL的国际化路程而言的确存在相当大冲突:他把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极至,但是英雄情结难以使TCL手机业务获得更为开放的理念,难以吸引外资更多熟悉国际化运作的人才,并且使的开放的国际化意识在既有体系上无法获得实现。 而在TCL掌门人李东生眼中,也许早已为此种历史的困境所触动,万明坚的下课让另一海归派人物郭爱平从幕后走到台前,隐隐地暗示着李东生的良苦用心。而鉴于各事业部的分散不成一体,TCL集团层面从去年开始“中央集权”,力图将各部收回一体,比如将人事、市场统筹等收回集团中央…… 只是,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尚且如此之难,而要在一时之内改变一个企业的性格更是谈何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