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5日06:22 南方都市报

  宜家始终没算明白“止损”这笔账

  并非每个企业都懂得这样的“止损”道理,一些厂家只看到“痛快召回”会导致巨额直接经济损失,因此“退两步进一步”,不断讨价还价,殊不知这样一来品牌、声誉的无形损失更大。北美也好,中国也罢,宜家至今仍未算明白“止损”这笔账。

  直到7月12日,在国家质检总局约谈后,瑞典连锁仓储式超市宜家(IKEA)才姗姗来迟地宣布,将自即日起召回1999-2016年期间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总计1660845件“马尔姆”家具。其此前的死扛抵赖和“不拨不动”的傲慢,连日来已引发国内消费者的广泛不满。

  事实上宜家“问题家具”在北美的召回,也是类似的波折。对于数年来的诸多投诉和警告,美国和加拿大的宜家分支置若罔闻,且其强调的理由和此前在中国的如出一辙,如“符合当地法规”、“没有证据表明事故系设计瑕疵所引起”,等等。即便是“出人命官司”后压力大增,宜家仍然“节节抵抗”,迟迟不肯宣布“主动召回”。迫于压力实施召回后,美国、加拿大两地宜家的“召回”仍然是“二选一”的口气,即“免费退货和再提供一套附件任选一样”,这无非抱着“能少退一件是一件”的侥幸心理。

  不难看出,宜家至今并未真正“知错认错”,恰恰相反,它的一切言行都围绕着“推脱责任”和“减少损失”两个基本点展开:首先,坚决否认“设计有瑕疵”,而竭力将事故责任归咎于消费者本人“不听招呼”,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承认了“设计瑕疵”,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过错方,等于“砸了自己的牌子”;其次,能顶能推便竭力顶、推,实在不行就先捡“损失小的”领域或市场让步,如提供加固件、增加说明书显然比召回省钱。

  作为全球最早实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地区,北美普遍制订并实施严格的“指令召回”制度,其原则是授权行政监管部门对任何不符合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并已投入本国市场的产品实行强制性召回。这项制度1966年始于美国的家用汽车领域,随后美、加将这一制度扩大到所有凡可能危害到公共安全的产品。

  指令召回的程序很严格。首先,发布召回指令的应为受权部门,如在美国,有权对汽车进行指令召回的为美国联邦运输部,加拿大则为联邦交通部;其次,召回指令必须在至少3种公开大众传媒上公布,公布内容必须包括产品品牌、生产厂家、进口商、经销范围和厂家、生产批次、具体瑕疵所在、瑕疵可能导致的危险,同时公布召回的时间、地点、范围。指令召回由政府主持,但政府所负责的仅仅是“召回”本身,至于是维修还是销毁-赔偿,则要等待生产商提交的瑕疵报告,受权部门研究后如果认为解释清楚,解决方法可行,则产品可能仅仅进行维修,消除瑕疵即可重新投放市场;如果认为解释无法令人信服,则可能责令销毁,并向用户进行赔偿,如果认为有意隐瞒瑕疵,还可能受到司法追究,当事人最高可能被判15年有期徒刑,并附以巨额罚金。

  主动召回可以将瑕疵对品牌形象的伤害降到最低,一旦有关受权部门或政府、议会认为主动召回并未能解决问题,有权再度进行指令召回,并课以巨额罚金,同时追究司法责任。著名的2010年“丰田召回门”事件中,美国有关方面正是认为丰田方面隐瞒实情,从而危害公共安全,才在国会举行听证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的。而在加拿大,由于厂商总是抢先进行主动召回,自实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至今,在汽车领域尚未出现一例指令召回,其它领域也非常少见。

  正是因为北美存在“指令召回”制度,尽管事实上真正采用的并不多,但正是由于有这样一套制度,才令厂商深恐一旦被“指令”,将造成品牌蒙羞和巨大经济损失,从而不得不抢先进行主动召回,让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对此一些品牌和厂商深谙个中道理,如加拿大枫叶食品厂2008年在熟肉制品出现李氏杆菌污染事故后迅速全方位召回、道歉和停产整顿,尽管因此损失惨重,却挽回了品牌声誉,其负责人麦凯恩还决策得当当选“年度加拿大风云人物”。

  但并非每个企业都懂得这样的“止损”道理,一些厂家只看到“痛快召回”会导致巨额直接经济损失,因此“退两步进一步”,不断讨价还价,殊不知这样一来品牌、声誉的无形损失更大。

  总得来说,北美的“指令召回”制度对厂家、品牌构成较大震撼力,与之相比,中国尽管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有不少进步,但在“指令召回”方面存在缺陷,其力度不足以震慑厂家、品牌,不足以让后者认识到惟有主动召回、担当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止损选择,其取证等方面的能力、意识也有很大差距。同样是宜家,此番在北美虽“嘴硬”、不服但大抵仍然照办,而在中国则“闪转腾挪”到最后一刻,奥妙正在于此。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宜家恐怕又“算错了账”。

  中国市场是宜家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市场,已发展到21个连锁店,2015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9%。不仅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在北美和欧洲不过是“廉价组合家具销售店”的宜家,在中国被误打误撞地定位为“中高档家具门店”。

  但此次“召回门”中宜家对中国市场所表现出的态度,被中国消费者普遍认为是“傲慢”、“双重标准”(宜家在中国被定位为“中高档”其实也是柄双刃剑——— 能赚更多,但一旦出事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更高),某网站在线民调显示,57.7%的受访者因此事称“不再信赖宜家”,而选择“继续信赖”的仅22.6%。

  很显然,北美也好,中国也罢,宜家至今仍未算明白一笔账——— 什么是真正的“止损”,是吝惜召回问题家具的成本,还是珍惜好不容易打造的品牌、市场口碑?

  陶短房(旅加学者,知名专栏作家,国际政治、经济评论人)

责任编辑:李思阳

相关阅读

英国人民被新首相灌了一碗鸡汤

在昨日的就职演说中,特蕾莎-梅就像一位做夜间广播节目的知心大姐:“作为工人阶级,你有工作,但是没有工作安全感;你有房子,却担心付不起贷款;你可能将就维持生活,却要担心生活成本,以及如何将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去。”

南海的核心问题是“钱”!

菲律宾看准了美国人在南海的战略用意,趁着日本人坐镇仲裁庭,企图能够浑水摸鱼。莆田系的仲裁庭能怎么样?小小寰球,几只苍蝇碰壁,有个卵用?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是,怎样走出经济的L型,国际上才无惧苍蝇。

供给侧改革为何速度那么慢?

改革速度慢主要因为红利未确定,并不是每个人都真信改革能带来红利,改革红利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改革成本的分担和红利的分享还没有界定清楚。因此产生了改革的激励不相容问题,造成改革难以推进。

三季度可能成为宽松的时间窗口

三季度可能成为宽松时间窗口,未来可能先降准,等cpi在三季度末回落到1.5%附近后可能再降息。在日本新刺激计划、欧英央行承诺投放流动性、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的背景下,全球货币宽松环境大为改善。

0